辞源发昆仑

出自:宋代·王禹偁《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

拼音:[cí][yuán][fā,fà][kūn][lún]

平仄:平平平平平

钜贤如木铎,一振声蓋代。
丈人文曲星,谴谪落下界。
辞源发昆仑,意尽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负文彩。
擢第应制举,召试拂华蓋。
醉挥拔萃判,一字不复改。
传写遍都下,纸贵无可买。
一命佐著作,芸阁垂缨佩。
歌诗数千首,人口炙与鱠。
志大轻俸钱,痛饮负酒债。
庸蜀既即叙,出命玉津宰。
题柱薄长卿,铭阁笑张载。
锦水清见发,峨嵋绿于黛。
物华曾不负,诗酒聊自待。
旨甘岂择禄,印绶久不解。
陶潜腰任折,莱子衣有彩。
蹉跎历四邑,尘土不可摆。
吾皇在藩邸,闻名四聪骇。
即位未浃旬,独许延英对。
相见恨已晚,欣然契嘉会。
谏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制诰复西汉,碑板揭东岱。
金銮赴夜召,顾问及远大。
白麻几千纸,意出元白外。
荐贤恐不及,诱善曾无怠。
当朝自独步,晚节亦泛爱。
有别乐闻韶,无讥诗自郐。
贱子在广场,知见殊流辈。
进士数且千,驰骛称俊迈。
人人握灵蛇,许我珠无纇。
超拔冠多士,权贵不得碍。
御前中科第,阁下备寮寀。
讵惟师硕德,常许接佳话。
国朝大手笔,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云,舒卷何霮{上雨下对}。
言下傅岩雨,蓄缩未霶霈。
吾道遂难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贰车更狼狈。
商於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踰千里,便风无一介。
何当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风,樽前一长噫。
今兹当委顺,自昔无芥虿。
投诗助醉吟,入室生徒在。

查看原文

注释

【辞源】大型词典。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1958年全面修订。1979年起分四册出版修订本。词目以古汉语语词、典故及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为主,共九万七千零二十四条。1988年出缩印本,合订为一册。
【昆仑】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的省称。 6.泛指奴仆。 7.特指昆仑奴磨勒。 8.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 9.指玉制酒器。 10.酒名。"昆仑觞"的省称。 11.道教语。指头脑。 12.脐之别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辞】

辞【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

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源】

源【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发】

發【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䠶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

《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

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

《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

《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

《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詩·齊風》履我發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爲行也。《禮·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註》謂起屨也。

《釋名》撥也。撥使開也。《禮·王制》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疏》謂有軍旅以發士卒也。

《廣韻》明也。《論語》亦足以發。《註》謂發明大體也。

《廣韻》舉也。《增韻》興也。《前漢·王吉傳》愼毋有所發。《註》謂興舉眾事也。

亂也。《詩·邶風》毋發我笱。

伐也。《詩·周頌》駿發爾私。《疏》以耜擊伐其私田,使之發起也。

遣也。《禮·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註》發禮往賀也。

見也。《禮·禮器》君子樂其發也。《註》樂多其外見也。

動也。《老子·道德經》地無以寧,將恐發。

洩也。《楚辭·大招》春氣奮發。

《曆法》春夏曰發,秋冬曰斂。

發發,疾貌。《詩·小雅》飄風發發。《箋》寒且疾也。

《詩傳》長發,大禘也。《疏》大禘之樂歌也。《唐書·禮樂志》懿祖曰:長發之舞。

昏禮曰發齊。《荀子·禮論》大昏之未發齊也。《註》謂未有威儀節文。象太古時也。《史記·禮書》作廢齊。

《玉篇》發,駕車也。《揚子·方言》發,稅,舍車也。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發,宋趙魏之閒謂之稅。《註》舍宜音寫,今通發,寫也。稅猶脫也。

《後漢·五行志》東方神鳥曰發明。《博雅》鳳皇晨鳴曰發明。

《汲冢周書》發人鹿鹿者,若鹿迅走。《註》發,東夷也。

淸發,水名。見《左傳》。

縣名。《前漢·地理志》餘發縣,屬九眞郡。發干縣,屬東郡。

姓。《史記·封禪書》游水發根。《註》游水,縣名。發根,人姓名。

《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詩·衞風》鱣鮪發發。《傳》盛貌。馬融曰:魚尾著網發發然。《韓詩》作鱍。《說文》作鮁。

叶方吠切,音廢。《詩·豳風》一之日觱發。《傳》風寒也,叶下烈烈。音例。

叶非律切,廢入聲。《揚雄·長楊賦》紛紜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蠭軼。軼音亦。一說本賦發軼,與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驃衞,衞字爲韻。發,音費。軼,音替。古霽寘二韻通,非發讀廢入聲,與軼音亦叶也。

【昆】

昆【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崐。《說文》同也。《註》日日比之是同也。《前漢·揚雄傳》噍噍昆鳴。《註》師古曰:昆,同也。

《爾雅·釋言》昆,後也。《註》謂先後也。《書·大禹謨》昆命于元龜。《傳》昆,後也。

《書·仲虺之誥》垂裕後昆。《傳》垂優足之道示後世。《釋名》來孫之子曰昆孫。昆,貫也,恩情轉遠,以禮貫連之耳。

《詩·王風》謂他人昆。《傳》昆,兄也。

姓。《詩·商頌》昆吾夏桀。《傳》昆吾,巳姓也。《姓氏急就篇》昆氏,夏諸侯昆吾之後。戰國有賢者昆詳。

山名。《史記·李斯傳》致昆山之玉。《註》正義曰:昆岡在于闐國東北四百里,其岡出玉。

《左思·魏都賦》昆蟲毒噬。《註》昆,明也。明蟲者,陽而生,隂而藏。

與崑同。《前漢·地理志》昆崙、析支、渠叟,西戎卽敘。《書·禹貢》作崑崙。

《集韻》《韻會》胡昆切,音魂。人名。漢有屬國公孫昆邪。

《集韻》戸袞切,音混。義同。

昆夷亦作混。

與渾同。《揚子·太經》昆侖旁薄。◎按卽渾淪。

《韻補》叶俱倫切。《度尚·曹娥》若堯二女,爲湘夫人。時效髣髴,以詔後昆。

叶居員切。《韓愈·胡評事墓誌》宜兹人,肖後昆。五十七,不足年。《集韻》本作。

【仑】

侖【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力迍切《集韻》盧昆切,而卷之侖如也。

昆侖山,與崑崙同。見《漢志》。

《山海經》有侖者之山。

神名。《山海經》槐江之山,槐鬼離侖居之。《註》離侖,神名。

凡物之圓渾者曰昆崙,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本作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