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峤吴江湄

出自:唐代·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拼音:[yuè][jiào,qiáo][wú][jiāng][méi]

平仄:仄平平平平

我为江司马,君为荆判司。
俱当愁悴日,始识虚舟师。
师年三十余,白皙好容仪。
专心在铅汞,余力工琴棋。
静弹弦数声,闲饮酒一卮。
因指尘土下,蜉蝣良可悲。
不闻姑射上,千岁冰雪肌。
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
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
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
六一閟扃鐍,子午守雄雌。
我读随日悟,心中了无疑。
黄芽与紫车,谓其坐致之。
自负因自叹,人生号男儿。
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
高谢人间世,深结山中期。
泥坛方合矩,铸鼎圆中规。
炉橐一以动,瑞气红辉辉。
斋心独叹拜,中夜偷一窥。
二物正欣合,厥壮何怪奇。
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简寂馆钟后,紫宵峰晓时。
心尘未净洁,火候遂参差。
万寿觊刀圭,千功失毫厘。
先生弹指起,姹女随烟飞。
始知缘会间,阴骘不可移。
药灶今夕罢,诏书明日追。
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
官虽小大殊,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闼,手进赏罚词。
君侍玉皇座,口含生杀机。
直躬易媒孽,浮俗多瑕疵。
转徙今安在,越峤吴江湄
一提支郡印,一建连帅旗。
何言四百里,不见如天涯。
秋风旦夕来,白日西南驰。
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
寻君又觅我,风驭纷逶迤。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
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孤云难久留,十日告将归。
款曲话平昔,殷勤免衰羸。
后会杳何许,前心日磷缁。
俗家无异物,何以充别资。
素笺一百句,题附元家诗。
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闲骑。
云间鹤背上,故情若相思。
时时摘一句,唱作步虚辞。

查看原文

注释

【吴江】1.吴淞江的别称。 2.县名。属江苏省。
【江湄】江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越】

越【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伐切,音粵。《說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繫辭傳》雜而不越。《註》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禮·曲禮》戒勿越。《疏》戒愼毋得踰越。

《書·太甲》無越厥命。《傳》越,墜也。《左傳·僖八年》恐隕越於下。《註》隕越,顚墜也。

於也。《書·高宗》越有雊雉。《傳》越,於也。《詩·風》越以鬷邁。《傳》越,於也。

遠也。《書·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註》越,遠也。

瑟下孔爲越。《儀禮·鄕飮酒禮》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註》越,瑟下孔也。《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按《儀禮》《禮記》越皆如字讀。《字彙》音活,非是。

躐也。《禮·王制》越紼而行事。《註》越,猶躐也。

《禮·緇衣註》越之言蹷也。

散也。《左傳·昭四年》風不越而殺。《註》越,散也。

《爾雅·釋言》越,揚也。《註》謂發揚。《周語》汨越九原。《註》越,揚也。《晉語》使越于諸侯。《註》發聲聞也。

迂也。《魯語》越哉,孫氏之爲政也。《註》越,迃也。

失也。《淮南子·精神訓》嗜慾者使人之氣越。《註》越,失也。

國名。《左傳·宣八年》盟吳、越而還。《註》越國,今會稽山隂縣也。《吳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

姓。《史記·管晏傳》越石父。《潛夫論》越象。

布名。《後漢·馬皇后紀》白越三千端。《註》白越,越布。

與粵通。○按《史記》南越、東越,漢書作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活。《禮·禮運》越席疏布。《註》越席,翦蒲也。《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越席,結草。《廣韻》或作趏。

《韻補》叶兪芮切。《曹植·王粲誄》人命靡常,吉凶異制。此歡之人,孰先隕越。

叶魚橘切。《琳·瑪瑙勒賦》瑰姿瑋質,紛葩豔逸。英華內照,景流外越。

【峤】

嶠【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轎。《爾雅·釋山》山銳而高嶠。《集韻》一曰石絕水。

山名。《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員嶠。

《集韻》山逕也。《顏延之·侍遊曲阿後湖詩》山祗蹕嶠路。

《廣韻》巨嬌切《集韻》《類篇》《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徐鉉曰》古通用喬。《詩·周頌》及河喬嶽。《集韻》或作㠐。

【吴】

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

《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湄】

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音眉。《爾雅·釋水》水草交爲湄。《釋名》湄,眉也。臨水如眉也。《詩·秦風》在水之湄。《傳》水隒也。正義曰:隒是山岸湄是水岸,故曰水隒。亦與麋通。《詩·小雅》居河之麋。《箋》麋,本又作湄。

湖名。《水經注》淮水左迤爲湄湖。

《集韻》乃管切,音煖。與渜同。湯也。《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唱作步虚辞 时时摘一句 故情若相思 云间鹤背上 与师云闲骑 朱顶鹤一只 题附元家诗 素笺一百句 何以充别资 俗家无异物 前心日磷缁 后会杳何许 殷勤免衰羸 款曲话平昔 十日告将归 孤云难久留 问道亦颔颐 逢人但敛手 须发垂青丝 帔裾曳黄绢 风驭纷逶迤 寻君又觅我 访旧来于斯 师从庐山洞 朱紫徒为衣 雪霜各满鬓 白日西南驰 秋风旦夕来 不见如天涯 何言四百里 一建连帅旗 一提支郡印 越峤吴江湄 转徙今安在 浮俗多瑕疵 直躬易媒孽 口含生杀机 君侍玉皇座 手进赏罚词 我直紫微闼 同立白玉墀 官虽小大殊 次第承恩私 追我复追君 诏书明日追 药灶今夕罢 阴骘不可移 始知缘会间 姹女随烟飞 先生弹指起 千功失毫厘 万寿觊刀圭 火候遂参差 心尘未净洁 紫宵峰晓时 简寂馆钟后 狎猎鱼龙姿 绸缪夫妇体 厥壮何怪奇 二物正欣合 中夜偷一窥 斋心独叹拜 瑞气红辉辉 炉橐一以动 铸鼎圆中规 泥坛方合矩 深结山中期 高谢人间世 即合翳玉芝 若不佩金印 人生号男儿 自负因自叹 谓其坐致之 黄芽与紫车 心中了无疑 我读随日悟 子午守雄雌 六一閟扃鐍 其辞妙且微 授我参同契 不唯走三尸 得可逃死籍 有术人莫知 嗟我天地间 古今冢累累 不见辽城外 千岁冰雪肌 不闻姑射上 蜉蝣良可悲 因指尘土下 闲饮酒一卮 静弹弦数声 余力工琴棋 专心在铅汞 白皙好容仪 师年三十余 始识虚舟师 俱当愁悴日 君为荆判司 我为江司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