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括苍苍

出自:明代·王祎《允载章生归括苍赋诗四十韵赠别》

拼音:[gù][shān][kuò,guā][cāng][cā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自我来金陵,阅历今六载。
取友日滋多,云萍总湖海。
谁其最知心,生也情蔼蔼。
若翁中丞公,高谊尤慷慨。
其量渊汪洋,其器山{山畾}峞。
起家本诗书,致位今鼎鼐。
视余犹弟兄,往往过期待。
古人不可见,赖有若人在。
生能继翁志,爱我曷尝怠。
寂寥旅邸中,过从不嫌每。
晨游辄交申,夜语恒到亥。
继晷焚膏油,列馔羞脯醢。
哦诗即成谐,索纸不为贿。
生也姿甚良,为学如筑垒。
基固益加崇,力勇那婴痗。
穷经钩隐微,临文绚光彩。
摛藻英华,春空云叆叇。
求教生实渴,待问予则馁。
譬如处暗室,何从视高垲。
又如枯竹筇,安足扶<兀畏><兀妥>。
坐此真可惭,生犹不予猥。
居然胶在漆,逾久好逾倍。
兹焉舍我去,契阔将无乃。
故山括苍苍,笋蕨春可采。
临清挹潺湲,摘鲜收蓓蕾。
归哉诚足夸,类战获旋凯。
新忧固服期,具庆须舞彩。
父书读仍勤,圣辙遵毋殆。
卒业究远图,失学徒后悔。
君子惜寸阴,玄发容易改。
我方堕疏庸,长路愧驽骀。
区区二三策,不足献君宰。
投闲未蒙恩,冒进只增罪。
此心独生知,盍亦匡不逮。
临别倾巨觥,聊用浇磊磊。
宁无别离泪,不效儿女洒。
宣室行召贾,燕台正需隗。
重来傥有期,话言勿余绐。
红花思漫漫,赠别乏兰茝。
短歌写真情,庶当珠一琲。

查看原文

注释

【故山】旧山。喻家乡。
【苍苍】1.深青色。 2.指天。 3.茂盛;众多。 4.灰白色。 5.茫无边际。 6.迷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括】

括【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絜也。《廣韻》結也。《增韻》包括也。《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

《繫辭》動而不括。《疏》括結而有礙也。《前漢·項傳贊》包舉宇內,囊括四海。《揚子·方言》括關閉也。

《廣韻》至也。《詩·王風》日之夕矣,牛羊下括。

檢也。根刷也。《唐書·選舉志》明經者但記帖括。

《食貨志》鑄錢括苗。

與筈通。《釋名》矢末曰括。謂與弦相會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與髻通。絜髮也。《禮·檀弓》袒括髮。

《集韻》《韻會》《正韻》戸栝切,音活。會也。與佸同。《詩·小雅》德音來括。《箋》會合離散之人。

《集韻》苦活切,音闊。亦與筈同。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