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留锻死砂

出自:宋代·王镃《赤城李丹士》

拼音:[cháng][liú][duàn][sǐ][shā]

平仄:平平仄仄平

频年游岳洞,灵迹记无差。
学得长生术,常留锻死砂
笛吹苍岛月,鞋踏赤城霞。
又欲腾空去,寻仙到九华。

查看原文

字义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留】

留【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畱字。

【锻】

鍛【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碫。《說文》小冶。从金段聲。《徐曰》椎之而已,不消,故曰小冶。《倉頡篇》椎也。《廣韻》打鐵。《增韻》冶金曰鍛。《書·費誓》鍛乃戈矛。《傳》鍛鍊戈矛也。《晉書·嵆康傳》康好鍛,每於柳樹下鍛,鍾會造之,康鍛如故。

《前漢·路溫舒傳》上奏畏卻,則鍛鍊而周內之。《註》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後漢·韋彪傳》鍛鍊之吏,持心近薄。《註》鍛鍊,猶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陶鑄鍛鍊,使之成熟也。

《儀禮·喪服》鍛而勿灰。《疏》冠用六升布,加以水濯,勿用灰而已。

《士喪禮·功布註》功布,鍛濯灰治之布也。

《馬融·長笛賦》靁叩鍛之岌峇兮。《註》叩鍛,岌峇,爲聲。倉頡篇曰:鍛,椎也。

與腶通。《左傳·哀十一年·腶脯釋文》腶,丁亂反。亦作鍛。《穀梁傳·莊二十四年》婦人之贄,棗栗鍛脩。《註》鍛,丁亂反。脯也。鍛而加薑桂曰脩。

《詩·大雅》取厲取鍛。《傳》鍛,石也。《箋》鍛厲斧斤之石。《釋文》鍛本又作碫,丁亂反。《說文》云碫,厲石。

矢名。《前漢·衡山王傳》作輣車鍛矢。

【死】

死【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斯上聲。《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禮·曲禮》庶人曰死。《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圓丘山有不死樹。《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叶息利切,音四。《宋玉·九辯》願徼。

,同。

【砂】

砂【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丹砂,卽今硃砂也。《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廣韻》幷斥砂爲俗字。惟《正字通》云砂類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無別。

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今砂仁,卽縮砂子。

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叶蘇和切,音梭。《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