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凹凸凸破沙盆

出自:宋代·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拼音:[āo,wā][āo,wā][tū][tū][pò][shā,shà][pén]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群阴剥尽,一阳来复。
铁树花开,清香馥郁。
眼皮开未开,枝南复枝北。
凹凹凸凸破沙盆,何似镇州大萝卜。

查看原文

注释

【凹凸】凹陷和凸起;高低不平。
【凸凸】高出貌。
【沙盆】用陶土和沙子烧制的盆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凹】

凹【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烏洽切《集韻》《韻會》乙洽切,音浥。低下也。《東方朔·神異經》大荒石湖,千里無凸凹,平滿無高下。《江淹·靑苔賦》悲凹險兮,惟流水而馳騖。《楊愼·丹鉛錄》土窪曰凹,土高曰凸。古象形字。

《集韻》於交切,音㕭。窊也。

【凸】

凸【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陀骨切《集韻》陁沒切,豚入聲。出貌。《杜甫詩》雲靁心凸知難捧。《杜牧詩》酒凸觥心瀲灩光。

《通俗文》肉凸曰瘤。

《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音迭。高也。

【破】

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沙】

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紗。《說文》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水經注》逢澤陂東北流爲新溝,又東北注梁爲沙水。

《山海經》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

潁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潁爲沙。《註》謂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

疏土也。《易·需卦》需于沙。《正義》沙,水旁之地。《詩·大雅》鳧鷖在沙。

州名,在西徼外,取沙角山爲名,卽三秦記鳴沙山也。《廣輿記》沙州鳴沙山,峰勢危峻,沙如乾糖。天氣淸朗則沙鳴,聞數里外。

流沙,西境極遠之地。《書·禹貢》西被于流沙。

丘名。《爾雅·釋丘》邐迤曰沙丘。《疏》謂丘形斜行,連接而長者。

長沙,郡名,屬楚。《廣輿記》今湖廣長沙府有長沙縣。

長沙,星名。在軫旁,主壽命。見《史記·天官書》。

水中有沙者曰沙衍。《天子傳》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

沙汰,詳汰字註。

《謝察微·算經》十塵爲沙,十沙爲纖。

木名。《范成大·桂海草木記》沙木與杉同類,尤高大,葉尖成叢,穗少與杉異。

豆名。《崔豹·古今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獵沙。虎豆,一名虎沙。馬豆,一名馬沙。

吹沙,魚名。《爾雅·釋魚》鯊鮀。《郭璞註》今吹沙也。《陸璣註》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故曰吹沙。

小而甘美之稱。《韓彥直·橘錄》沙橘取其細而甘美,或曰種之沙州之上,故其味特珍。然邦人稱物之小而甘美者必曰沙,如沙瓜,沙蜜,沙糖之類,特方言耳。

沙門,謂勤行也。《佛說四十二章經》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

姓。宋勇將有沙世堅。

借爲紗縠字。《周禮·天官》內司服素沙。《註》素沙,今之白縳也。以白縳爲裏,使之章顯。今世有紗縠者,名出于此。

《集韻》蘇和切《正韻》桑何切,音蓑。亭名,在元城。《春秋·定七年》齊侯衞侯盟于沙。《註》今陽平元城縣東南有沙亭。

與犧通。《詩·魯頌》犧尊將將。《鄭註》素何反。《毛傳》有沙飾也。

酒名。《儀禮·大射儀兩壷獻酒註》獻讀爲沙。沙酒濁,特泲之,必摩沙者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亦水傍也。

《廣韻》《集韻》《韻會》所稼切,音嗄。聲嘶也。《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註》沙音所嫁反,或蘇他反。《疏》沙,嘶也。○按沙本有蘇何、山宜二切,不必又入歌支叶韻。今刪去。

【盆】

盆【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步奔切《韻會》《正韻》蒲奔切,坌平聲。《說文》盎也。《廣韻》瓦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盎或謂之盆。《禮·禮器》盛於盆。《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爲盆,實二鬴。

《史記·藺相如傳》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缻以相娛樂。《註》盛酒瓦器,秦人鼓之以節歌也。

《前漢·食貨志》募民煑鹽官與牢盆。《註》牢,價値。盆,煑鹽器。

《汲冢周書》堂後東北爲赤奕焉,浴盆在其中。

《苟子富國篇》土生五穀,人善治之,則畝數盆。《註》當時以盆爲量也。

《釋文》淹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置繭盆中,以手三次淹之,振出其緒也。

缺盆。人乳房上骨名。《史記·倉公傳》疽發乳上,入缺盆。

藥名。《本草·釋名》蓬虆。一名覆盆。

地名。《南史·齊世祖紀》上據盆口城,爲戰守備。

姓。《風俗通》盆成括仕齊,其子逃難,改氏成焉。

《字彙補》步悶切,音坌。與湓通。《通雅》盆溢滿起也。《後漢·忠傳》徐岱之濵,海水盆溢。《前漢·溝洫志》作湓溢。

叶符兵切,音平。《易林》東方孟春,乘冰戴盆。《蘇軾·東樓詩》白髮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韻補》庚通眞。《廣韻》亦作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