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峦互倾仄

出自:明代·陶望龄《游五泄六首(各有序)》

拼音:[qí,jī][luán][hù][qīng][z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青口龙子为龙时,阳精洞丘谷。
神行物无碍,摧山如剖竹。
青口当其涂,长峦势奔蹙。
砉若万羽林,分行避黄屋。
祇今苔藓壁,即是群山腹。
天空堕石罅,雷与斫云足。
鬼斧一以劖,神鞭驱不续。
踯躅花其巅,聊舒游者目。
第五泄白蜺饮晴壑,一饮万人鼓。
腥风喷涎沫,下有神龙府。
倾崖与回薄,犷石佐虓怒。
十里骨立山,洗濯无撮土。
遥源杳何处,落地名第五。
客来泉亦喜,舞作千溪雨。
赤脚立雨中,衣沾翳厓树。
廿年成始至,重游在何许。
凭君铁锥书,一破苍苔古。
白龙井招提万山里,门与苍崖对。
尝闻白龙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觉远,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门碍。
奇峦互倾仄,飞溜各形态。
厓松老将化,石笋看来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径转添新爱。
已谓人境穷,蓦与村翁会。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鸣濑。
但见玄发垂,安能辨年辈。
因知云雾间,神仙宛焉在。
第一泄宋景濂记云:“诸泄惟第四级不可至,或以絺围腰
,系巨筏俯而瞰其取道,盖从巅上下耳。
”僧言山下有细路,缘厓可上,则四泄皆可至也。
时方雨,险滑不可置足,褰裳从之。
从者多谏,罢归寺。
诘朝,步上响铁岭,从山腰得斜径,攀挽而行,临其巅望
之,四瀑皆宛宛可见。
夫匡庐、雁荡一级水耳,犹得名,况五泄耶!山雨无崇朝
,青苔助岩险。
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
兴来身命微,危磴几欲犯。
童仆进苦规,同游亦讥贬。
虑深胆易慑,计阻心竟歉。
胜事忽若吞,清眠梦如魇。
辰餐动归策,临瞰势已俨。
萝葛疲攀缘,荆榛费诛斩。
跖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
下望五白龙,遥遥竞腾闪。
紫阆一瀑悬百仞,五瀑方到地。
每缘岚雾开,略想峰头翠。
即此料泉源,应从白云坠。
攀藤渐跻陟,屡息始能诣。
谁谓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鸡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连畴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来五瀑布,平流若沟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际。
玉京洞灵洞积阴晦,火烈不得扬。
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萤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
相牵隧道穷,砑尔开堂皇。
石髓结还滴,蝙蝠鸣且翔。
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当蛇蚓行,恐逼蛟龙藏。
勇夫三四人,老僧启前行。
还言所历殊,一一仙人房。
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桥梁。
蹊岭突高下,尻背时低昂。
火烛黯欲尽,窔奥安可量。
尝闻长老说,有衲来何方。
折松为明灯,腰包裹糇粮。
持咒禁妖怪,表涂留秕糠。
猛志忽地险,深探遍灵乡。
顶上摇橹声,依稀是钱塘。
与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长。

查看原文

注释

【倾仄】见"倾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奇】

奇【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琦。異也。《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祕也。《史記·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姓。

天神名。《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四凶之一。《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註》窮奇,卽共工氏。

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江神謂之奇相。《江記》帝女也。卒爲江神。

與琦通。

《廣韻》《集韻》《韻會》閏。

隻也。《禮·投壷》一算爲奇。

餘夫也。《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數奇,不偶也。《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奇。

奇車,奇邪不正之車。《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奇衺,詭異也。《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與倚通。依倚也。《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字彙補》倚蠏切。同矮,短人也。《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叶古禾切,音戈。《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說文》从大从可。別作①。俗作竒,非。①字从大从司。

【峦】

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落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官切,音鑾。《說文》山小而銳。《六書故》圜峰也。《楚辭·九章》登石巒以遠望兮。

山紆回綿連曰巒。《徐悱登琅邪城詩》襟帶盡巖巒。《正字通》又鹽韻,音廉。引蘇軾謝歐陽晦夫遺琴枕詩:我懷汝隂六一老,眉宇秀發如春巒。○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譌。

【互】

互【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胡誤切《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差也。

交互。《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考日成。《又》鼈人掌取互物。《註》龜,鼈,蜃,蚌,甲㱿交合也。

《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供其牛牲之互。《註》互者,楅衡之屬,若今屠家縣肉格。

《周禮·秋官》野廬氏,凡道路之舟車轚互者,敘而行之。《疏》謂水陸之道,舟車往來,狹隘之所,更互如轚。

《周禮·秋官》修閭氏掌比國中宿互者。《註》宿,宿衞也。互謂行馬,所以障互禁止人也。

《前漢·劉向傳》向上封事言,兄弟據重,宗族磐互。

《左思·吳都賦》長干延屬,飛甍舛互。《註》棟宇交互也。

《後漢·蔡邕傳》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法。《註》三互,謂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交互爲官。別作㸦。《北史·文苑傳序》彼此好尚㸦有異同,互、㸦形相近,故變作㸦,从互爲正。

【倾】

傾【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

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仄】

仄【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平仄,字聲也。

仄慝,月行遲也。占家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仄慝則王侯其肅。

赤仄,錢名。

《六書本義》湢仄,水流貌。作㳁,非。

稫仄,禾密貌。作稫稄,非。从厂从人。厂音罕,山石之厓巖。人處厂下,有慮傾側之象。

相关诗句
安知仙路长 与君凡境居 依稀是钱塘 顶上摇橹声 深探遍灵乡 猛志忽地险 表涂留秕糠 持咒禁妖怪 腰包裹糇粮 折松为明灯 有衲来何方 尝闻长老说 窔奥安可量 火烛黯欲尽 尻背时低昂 蹊岭突高下 其上安桥梁 其下流清泉 一一仙人房 还言所历殊 老僧启前行 勇夫三四人 恐逼蛟龙藏 要当蛇蚓行 投身引其吭 布席通穴口 蝙蝠鸣且翔 石髓结还滴 砑尔开堂皇 相牵隧道穷 群客悄不狂 神幽意多危 有似秋萤光 一炬才照身 火烈不得扬 玉京洞灵洞积阴晦 人家在天际 十里方下山 平流若沟隧 向来五瀑布 卓午樵人市 连畴溪女桑 竹木成位置 鸡犬散村落 忽有桃源事 谁谓孤峭中 屡息始能诣 攀藤渐跻陟 应从白云坠 即此料泉源 略想峰头翠 每缘岚雾开 五瀑方到地 紫阆一瀑悬百仞 遥遥竞腾闪 下望五白龙 蹲泥任衣染 跖石愁足跌 荆榛费诛斩 萝葛疲攀缘 临瞰势已俨 辰餐动归策 清眠梦如魇 胜事忽若吞 计阻心竟歉 虑深胆易慑 同游亦讥贬 童仆进苦规 危磴几欲犯 兴来身命微 山僧只指点 四泄安可求 青苔助岩险 山雨无崇朝 况五泄耶 犹得名 夫匡庐、雁荡一级水耳 四瀑皆宛宛可见 临其巅望之 攀挽而行 从山腰得斜径 步上响铁岭 诘朝 罢归寺 从者多谏 褰裳从之 险滑不可置足 时方雨 则四泄皆可至也 缘厓可上 僧言山下有细路 盖从巅上下耳 系巨筏俯而瞰其取道 或以絺围腰 第一泄宋景濂记云:诸泄惟第四级不可至 神仙宛焉在 因知云雾间 安能辨年辈 但见玄发垂 洗足坐鸣濑 息肩支短策 蓦与村翁会 已谓人境穷 径转添新爱 蹊幽生晚畏 寒苗接流溉 磐谷戴土耕 石笋看来大 厓松老将化 飞溜各形态 奇峦互倾仄 回峰洞门碍 半壁仙屋深 忽抵前山背 沿洄未觉远 窈出清溪外 尝闻白龙井 门与苍崖对 白龙井招提万山里 一破苍苔古 凭君铁锥书 重游在何许 廿年成始至 衣沾翳厓树 赤脚立雨中 舞作千溪雨 客来泉亦喜 落地名第五 遥源杳何处 洗濯无撮土 十里骨立山 犷石佐虓怒 倾崖与回薄 下有神龙府 腥风喷涎沫 一饮万人鼓 第五泄白蜺饮晴壑 聊舒游者目 踯躅花其巅 神鞭驱不续 鬼斧一以劖 雷与斫云足 天空堕石罅 即是群山腹 祇今苔藓壁 分行避黄屋 砉若万羽林 长峦势奔蹙 青口当其涂 摧山如剖竹 神行物无碍 阳精洞丘谷 青口龙子为龙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