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一鹗谩荐祢

出自:宋代·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

拼音:[xiàng][lái][yī][è][mán][jiàn][mí]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不管开阡与税廛,自锄瓜芋小溪边。
向来一鹗谩荐祢,它日只鸡评诔玄。
埋骨要邻高干冢,买山莫费故人钱。
舍旁苔井尤宜茗,何必人间第一泉。

查看原文

注释

【向来】1.副词。一向;从来:向来如此|向来心直口快|向来不吸烟。 2.原来:失向来之烟霞。
【一鹗】《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孟康曰:"鹗,大雕也。"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鸷击之鸟,鹰鹯之属也。鹗自大鸟而鸷者耳,非雕也。"后用以比喻出类拔萃的鲠直之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向】

向【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集韻》趣也。

《韻會》救也。

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郡有向鄕。

《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集韻》《正韻》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鹗】

鶚【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音咢。《玉篇》雕,鶚也。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鵰雞,又曰下窟鳥。《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谩】

謾【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法志》違忠欺上謂之謾。

《廣雅》緩也。《廣韻》慢也。《前漢·兩龔傳》媠謾亡狀。

欺毀也。《荀子·非相篇》鄕則不若,背則謾之。

媟汙也。《前漢·孝成皇后傳》淳于長書有誖謾。

汗漫也。《莊子·天道篇》繙十二經,以說老耼,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玉篇》莫般切《廣韻》莫還切《集韻》謨還切,音蠻。《揚子·方言》謾台,懼也。燕代之閒曰謾台。

虔儇,慧也,秦謂之謾。

《廣韻》武延切《集韻》《韻會》彌延切《正韻》莫堅切,音緜。《類篇》慧黠也。一曰欺也。《前漢·灌夫傳》謾好謝蚡。《師古註》謾,猶詭也。詐爲好言也。《集韻》或作䛲。

《玉篇》馬諫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音慢。《前漢·宣帝紀》務爲欺謾,以避其課。《師古註》謾,誑言也。音慢。

與慢同。《周禮·秋官·禁暴氏鄭註》民之好爲侵陵。稱詐,謾,誕。此三者,亦所禁也。謾,本或作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縵。《類篇》欺語也。

《增韻》且也。通作漫。《字彙補》一作。

【荐】

荐【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甸切,音洊。《爾雅·釋言》荐、原,再也。

《國語註》荐,聚也。

《小爾雅》重也。《廣韻》仍也。《左傳·僖十三年》晉荐饑。《爾雅·釋天》仍饑爲荐。

《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註》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無常處。

與薦通。《詩·大雅》饑饉薦臻。《說文》荐,薦席也。《六書正譌》俗作洊,非。

【祢】

祢【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乃禮切,音音瀰。《說文》親廟也。《增韻》父廟曰禰。《公羊傳·隱元年秋七月註》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疏》禰字示旁爾,言雖可入廟是神示,猶自最近於已,故曰禰。

行主亦曰禰。《禮·文王世子》其在軍則守於公禰。《註》公禰,行主也,行以遷主言禰,在外親也。

地名。《詩·邶風》飮餞于禰。

姓。魏禰衡。○按公禰,註疏讀如字,不必依澔讀作祧,《字彙》乃據此入蕭韻,非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