瀹河甦彼旱

出自:宋代·陆文圭《送陆同知北上二首》

拼音:[yuè][hé][sū][bǐ][hàn]

平仄:仄平平仄仄

淳风日已簿,恩义不相薄。
恩义得于民,民顾吏有辞。
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
外有屠嘉直,内无五伦私。
锄奸如恶草,护民犹婴儿。
瀹河甦彼旱,劝粟哺尔饥。
从容方报政,代者俄及斯。
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复思。
谁欤观民风,入境采吾诗。

查看原文

字义

【瀹】

瀹【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漬也。《儀禮·士喪禮》菅筲三,其實皆瀹。《註》皆湛之湯,不用食道,所以爲敬。

《玉篇》煮也。《齊民要術》有瀹雞子法。

《篇韻》同鬻。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

疏瀹,開滌也。《莊子·知北遊》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潭瀹,動搖之貌。

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集韻》弋笑切,音燿。水淸也。《集韻》或作。

【河】

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銀河,天河也。

《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㢲作。

【甦】

甦【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正字通》俗字。

【彼】

彼【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廣韻》也,邐也。

【旱】

旱【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

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

《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