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若颓波砥

出自:宋代·赵时瓈《题陈少阳先生上书稿后》

拼音:[yì][ruò,rě][tuí][bō][d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胡马昔长驱,高屋建瓴水。
权奸误国家,和议甘骫骳。
遂令九庙尊,冒没在棘枳。
带甲百余万,一啸自披靡。
堂堂谏议公,屹若颓波砥
叩阍斥时宰,不惜用一死。
此死不足道,闻者自兴起。
一木支大厦,於时不可尔。
使早定大计,何物摩壁垒。
可怜绍兴间,赙赠官其子。
我得睹遗稿,感慨宁已矣。
千载凛如生,作者书纸。

查看原文

注释

【颓波】1.向下流的水势。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屹】

屹【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魚訖切《集韻》逆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仡。屹崪,山貌。《正字通》山獨立壯武貌。《集韻》或作阣。

【若】

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姓。《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人賒切,音婼。蜀地名。《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颓】

頽【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魋。《玉篇》頰下。

《六書故》首禿也。

《廣韻》暴風也。通作穨。《詩·小雅》維風及頽。《爾雅·釋天》焚輪謂之穨。《註》暴風從上下。

《爾雅·釋訓》虺頽,病也。通作。《詩·周南》我馬虺隤。《釋文》馬退不能升之病也。《說文》作穨。《集韻》作尵。

順也。《禮·檀弓》拜而後稽顙,頽乎其順也。《註》頽,順也。《疏》頽然不逆之意也。

墜也。《禮·檀弓》泰山其頽乎。

《廣雅》壞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頽思而就牀。《註》言壞其思慮而就牀也。

水下流也。《史記·河渠書》水頽以絕商顏。《註》下流曰頽。商顏,山名。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砥】

砥【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磨石也。《書·禹貢》荆州礪砥砮丹。《註》砥細於礪。《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平也,均也。《詩·小雅》周道如砥。

借言節操。《禮·儒行》砥礪廉隅。

砥砨,玉石。《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說文》本作厎。或作底。《書·禹貢》厎柱析城。《註》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集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