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以一字

出自:宋代·方回《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会忽焉》

拼音:[duàn][yǐ][yī][zì]

平仄:仄仄平仄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
一日三见,今也何频。
有来者马,于霅之滨。
有柳未絮,时维仲春。
岂无可交,华屋朱轮。
接膝握手,岂无他人。
眷焉陋巷,总是累臣。
孟献忘势,王翰愿邻。
嗟子之意,孔厚且真。
揣我所有,閴无一珍。
英英令节,穆穆良辰。
泛彼清涟,出其闍闉。
和风吹衣,芳露滴巾。
载听其嘤,载采其辛。
乃馔我鲜,乃酌我醇。
我酣子谑,子吟我呻。
我无子阋,子无我颦。
厥月三团,百笑弗嗔,
积潦满道,朝炊无薪。
系鞍于门,致此嘉宾。
我窥子胸,万卷横陈。
目电舌雷,笔圣诗神。
锻以一字,衡之千钧。
吉甫史克,蒙庄灵均。
出其下者,诅楚过秦。
等而上之,清庙生民。
子逾立年,我登七旬。
顾影自怜,发秃肤皴。
衰颜槁悴,老语谵谆。
送子此谣,肝胆轮囷。
子之家世,凌烟麒麟。
子之爵位,曲逆平津。
我幸未死,山林食贫。
两不相忘,云鸿水鳞。

查看原文

注释

【一字】1.一个字。 2.谓同一个字。 3.指一种字体。汉熹平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蔡邕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魏正始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4.另一个别名。 5.指简短的信札。 6.谓物形如一字者。 7.京剧髯口之一种。 8.中药量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锻】

鍛【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碫。《說文》小冶。从金段聲。《徐曰》椎之而已,不消,故曰小冶。《倉頡篇》椎也。《廣韻》打鐵。《增韻》冶金曰鍛。《書·費誓》鍛乃戈矛。《傳》鍛鍊戈矛也。《晉書·嵆康傳》康好鍛,每於柳樹下鍛,鍾會造之,康鍛如故。

《前漢·路溫舒傳》上奏畏卻,則鍛鍊而周內之。《註》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後漢·韋彪傳》鍛鍊之吏,持心近薄。《註》鍛鍊,猶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陶鑄鍛鍊,使之成熟也。

《儀禮·喪服》鍛而勿灰。《疏》冠用六升布,加以水濯,勿用灰而已。

《士喪禮·功布註》功布,鍛濯灰治之布也。

《馬融·長笛賦》靁叩鍛之岌峇兮。《註》叩鍛,岌峇,爲聲。倉頡篇曰:鍛,椎也。

與腶通。《左傳·哀十一年·腶脯釋文》腶,丁亂反。亦作鍛。《穀梁傳·莊二十四年》婦人之贄,棗栗鍛脩。《註》鍛,丁亂反。脯也。鍛而加薑桂曰脩。

《詩·大雅》取厲取鍛。《傳》鍛,石也。《箋》鍛厲斧斤之石。《釋文》鍛本又作碫,丁亂反。《說文》云碫,厲石。

矢名。《前漢·衡山王傳》作輣車鍛矢。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字】

字【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自。《說文》乳也。

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成人之道也。

女許嫁曰字。《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史記·平準書》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姓。《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