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得里胥钱

出自:宋代·陈师道《黄无悔挽词四首》

拼音:[bìng][dé,děi,de][lǐ][xū][qián]

平仄:仄平仄平平

敏慧仍江夏,风流更妙年。
贫焚酒家券,病得里胥钱
精爽来鹰隼,清明泻涧瀍。
无儿传素业,有泪彻黄泉。

查看原文

注释

【里胥】指里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病】

病【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與正氣在膚體中也。

《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

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

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

辱也。《禮·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

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註》病,短也。

病,坊閒曹也。《類要》唐以祕書監望雖淸雅,實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祕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

《韻補》叶被旺切,音傍。《黃庭經》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胥】

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湑。《說文》蟹醢也。《韻會》言其肉胥胥解也。《周禮·天官·庖人註》靑州之蟹胥。

《集韻》助也,待也。

《廣韻》相也。《書·太甲》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傳》無能相匡。《前漢·楚元王傳》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註》胥,相也。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之名。

。《註》胥,相也。

《集韻》皆也。《詩·小雅》君子樂胥。《傳》胥,皆也。

儲胥,謂蓄積待用也。《前漢·揚雄傳》木雍槍累,以爲儲胥。《註》有儲蓄,以待所須也。

官名。《周禮·地官》胥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史。《註》胥及肆長,市中給繇役者。《禮·文王世子》胥鼓南。《註》胥掌以六樂之會正舞位。

樹名。《前漢·司馬相如傳》留落胥邪。《註》胥邪似幷閭,皮可作索。

蝶名。《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註》蝴蝶一名胥。《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胡蝶,胥也。化而爲蟲,生竈下。

語辭。《詩·小雅》侯氏燕胥。《又》君子樂胥。

地名。《左傳·宣十二年》車及于蒲胥之市。

胥閭,門名。《穀梁傳·成元年》客不悅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門名。

姓。《廣韻》胥童,晉臣。見《左傳·成十七年》。

人名。《左傳·哀十一年》桑掩胥御國子。《前漢·功臣表》復陽剛侯陳胥。

《集韻》寫與切,音諝。

蘇故切,音素。義同。

《正韻》山徂切,音蔬。同蘇。

《韻補》叶胥上聲。《班固·靈臺詩》屢維豐年。於皇樂胥。叶上廡雨。

【钱】

錢【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先切《集韻》財仙切《正韻》才先切,音前。《玉篇》財也。《集韻》貨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無不徧也。《正字通》冶銅爲錢,易貨也。古之爲市,所有易所無,布幣金刀龜貝之法窮,錢始行。周制以商通貨,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錢外圓而內孔方,輕重以銖。圜者爲均通也。九府者,掌財帛之官也。歷代便之。周景王鑄大錢,曰寶貨,肉好有輪郭,以勸農贍不足,百姓蒙其利。錢形似璧,故亦稱肉好。或謂肉爲邊,不知錢邊曰郭,肉在邊之中也。漢以後,大小輕重不一,名稱各殊,國家攺元必更錢,以年號爲文,輪郭如舊。紀錢制者,唐張台封演有泉譜,陶岳有貨泉錄,宋洪遵有泉志,馬端臨有錢幣考,彼此異同,本註不具載。

與泉同。《史記·天官書》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註》錢古作泉字。

《朝野僉載》張鷟號靑錢學士,謂萬選萬中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錢唐縣。《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後漢·梁冀傳》意錢之戲。《何承天·纂文》一曰詭億,一曰射意,一曰射數,一曰持掩,卽今攤錢也。《潛夫論》或以遊博持掩爲事。《註》博,博六也。掩,意錢也。《歐陽修詞》堂上簸錢堂下走。

馬飾。《古樂府》鐵㚇金面靑連錢。《庾信·楊柳歌》連錢障泥渡水騎。《晉書·王濟傳》作連乾。

綠錢,苔別名。《沈約詩》賔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

《岑參詩》楡莢小於錢。《張籍詩》蓮葉出水大如錢。

連錢,䳭鴒別名。《廣韻》頸有錢文。一名錢母。

姓。晉有歷陽太守錢鳳。

《唐韻》卽淺切《集韻》《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音翦。《說文》銚也。古田器。《詩·周頌》庤乃錢鎛。《傳》錢,銚也。

《集韻》在演切,音踐。義同。

《字彙補》古與盞通。酒器也。《續鐘鼎銘》有雀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