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蟺礴无偏颇

出自:宋代·刘阆风《寿胡运使》

拼音:[wān][shàn][bó][wú][piān][pō]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天孙为织云锦窠,五凤装楼龙作梭。
吐祠摛藻正而葩,纬国经邦真土苴。
暂屈计台烦抚摩,飞刍免粟汉萧何。
专城治郡政不苛,分医散药起札瘥。
幻出东湖十里荷,百花蔽亏万柳遮。
民不知劳在咄嗟,涂歌里咏自吟哦,
坐致金穰玉烛和。登城万宝丰百嘉,
黍稷稻粱菽禾麻。维时秋律灰吹葭,
玉宇凉生雨乍过。银河夜静风无波,
祥烟瑞霭纷交加。只说牛女此会佳,
谁知神仙降云车。中驱下扶走乘戈,
玉妃拥卫不撝呵。童女十二颜如花,
乘鸾吹箫静无譁。弹璈戛玉献琵琶,
琴奏双成瑟女娲。仙掌金茎吸露华,
西凉蒲萄胜流霞。桃实如蟠枣如瓜,
祝公千百算增遐。公持玉节镇龙沙,
我领辕门吉水涯。一水东西骋望赊,
安得共泛张骞槎。秋风阊阖鸣玉珂,
公归调鼎我盐蟺醝,持衡不致斤两差。
诗寄柏梁愧猗那,因词见意倘可歌。

查看原文

注释

【蜿蟺】1.亦作"?蟺"。 2.蚯蚓的别名。又名。 3.屈曲盘旋貌。
【无偏】不偏颇。
【偏颇】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偏颇之论|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蜿】

蜿【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蟠蜿,龍蛇動也。

《唐韻》《韻會》於袁切,音鴛。蜿蜿,龍狀也。《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

虎行貌。《楚辭·大招》虎豹蜿只。

蜿蜒,蛇行也。《焦氏·易林》蛇行蜿蜒,不能上阪。

通冤。《前漢·揚雄傳》颺翠旗之冤延。

《正韻》於阮切,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無也。《玉篇》一作䖤。

【蟺】

蟺【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說文》䖤蟺也。《玉篇》蚯蚓也。《嵆康·琴賦》䖤蟺相糾。見䖤字註。

《集韻》時連切,音禪。同蟬。《賈誼·鵩賦》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

徒案切,音憚。土蠭名。《本草》土蜂,巴楚閒呼爲蟺蜂。

《類篇》唐何切。與鼉、鱓通。水蟲,似蜥蜴。

【礴】

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旁礴,混同貌。

廣被也。

充塞也。《莊子·逍遙遊》旁礴萬物。《揚子·太經》昆侖旁礴幽。昆侖,天之氣。旁礴,地之形。幽,人之心也。人心幽微,具天妙用。

槃礴。《莊子·田子方》畫史解衣槃礴。《註》箕坐也。

通薄。《前漢·揚雄傳》旁薄羣生。

通魄。《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偏】

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

【颇】

頗【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

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集韻》偏也。一曰疑辭。

《集韻》蒲麋切,音皮。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