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从争扶持

出自:宋代·洪皓《白马渡》

拼音:[bīn][cóng,zòng][zhēng][fú][chí]

平仄:平平平平平

国步日多事,霜露任沾衣。
留落十五年,至今方北归。
缭绕一万里,人物太半非。
昔时渡盟津,宾从争扶持
北辰渡白马,阴噎日无辉。
一酎祈利涉,冯夷莫予违。
惊秋感叶脱,况乃思鲈肥。
父老行欢息,风雨仍霏微。
夜投胙城宿,百里即王畿。
遥望一惆怅,何当拜天威。

查看原文

注释

【宾从】1.亦作"宾从"。 2.宾客的随从。 3.宾客和随从。 4.服从;归顺。 5.相从;随行。
【扶持】1.搀扶: 2.扶助;护持:~新办的学校ㄧ老人没有子女,病中全靠街坊尽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宾】

賓【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濱。《說文》所敬也。《玉篇》客也。《易·觀卦》利用賓于王。《書·舜典》賓于四門。

《洪範》八政,七曰賓。《傳》禮賓客無不敬。《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賓。《註》賓,主人之僚友。

《爾雅·釋詁》賓,服也。《疏》賓者,懷德而服。《新序》先王所以拱揖指揮,而四海賓者,誠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旣來。

《書·堯典》寅賓出日。《傳》賓,導也。《釋文》從也。

律名。《禮·月令》律中蕤賓。《註》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白虎通》蕤者,下也。賓者,敬也,言陽氣上極,隂氣始賓敬之也。

罽賓,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罽賓國王治循鮮城。

姓。《玉海》賓氏,周有賓滑、賓起,齊有賓胥無、賓媚人。

官名。《唐書·百官志》司賓、典賓、掌賓各二人。

龍賓。《陶家瓶餘事》明皇御案墨,一日見小道士如蠅,呼萬歲。曰:臣,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有文者,墨上有龍賓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賜掌文官。

野賓。《王氏見聞錄》王仁裕有猿,小而慧黠,名曰野賓。

《集韻》必刃切,音殯。《書·多士》予惟四方罔攸賓。《釋文》徐音殯,馬云:卻也。《史記·蘇秦傳》其次必長賓之。《註》次計長擯棄關西。《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音義》賓或作擯,棄也。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扶】

扶【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與通。大風也。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幼小貌。《揚子·太經》赤子扶扶。

《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