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筇聊散诞

出自:宋代·文同《北园避热》

拼音:[yǐn][qióng][liáo][sàn,sǎn][dàn]

平仄:仄平平仄仄

缭绕度回塘,纡余转短墙。
引筇聊散诞,入竹得清凉。
正午禽虫净,初晴果木香。
移床就高处,更欲解衣裳。

查看原文

注释

【散诞】放诞不羁;逍遥自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引】

引【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㧈《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

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卻也。

相薦達曰引。《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註》相薦達爲聲勢。《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服氣法曰道引。《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治疾法有撟引。《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十丈爲引。《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蚓去聲。《集韻》牽牛綍也。《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疏》引,柩車索也。

《集韻》一曰曲引。《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引古作。

【筇】

筇【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傳》張騫言在大夏見蜀布、筇竹杖。《廣志》笻竹出南廣卭都縣。《蜀都賦·劉逵註》笻竹出興古盤江縣,中實而高節。《戴凱之·竹譜》竹之堪杖,莫尚於笻。磥砢不凡,狀若人功。豈必蜀壤,亦產餘邦。一曰扶老,名實縣同。

【聊】

聊【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膫。《說文》耳鳴也。

《韻會》語助。《詩·唐風》椒聊之實。《傳》椒聊,椒也。《疏》聊,語助也。

《博雅》聊,苟且也。《詩·衞風》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傳》聊,願也。《箋》聊,且略之辭。《晉書·阮籍傳》聊復爾耳。

賴也。《前漢·張耳陳餘傳》使天下父子不相聊。《揚子·方言》此其計畫,無所聊賴。

《左思·吳都賦》相與聊浪乎昧莫之坰。《註》聊浪,放曠貌。

地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註》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史記·韓王信盧綰傳》破豨將張春於聊城。

姓。《風俗通》聊倉。爲漢侍中。

《集韻》力求切,音騮。木名。引爾雅朻者聊。◎按爾雅釋木音義,聊音寮,無騮音,未審集韻何據。

《楚辭·九歎》耳聊啾而戃慌。《註》聊啾,耳鳴。聊音留。

阿蘭聊,西域國名。《後漢·西域傳》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與騮同。《前漢·地理志》華聊,綠耳之乗。

《集韻》力弔切,音嫽。木名。《說文》本作。

【散】

散【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诞】

誕【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袒。《說文》詞誕也。《徐曰》妄爲大言也。《廣韻》欺也。《書·無逸》乃逸乃諺旣誕。《蔡傳》誕妄。《孔傳》欺誕。《史記·扁鵲傳》先生得無誕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說苑·尊賢篇》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正韻》放也。《左傳·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晢之欲背誕也。《註》放誕也。《晉書·羊曼傳》阮孚爲誕伯。

《爾雅·釋詁》大也。《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傳》大也。《詩·大雅》誕彌厥月。《毛傳》大也。《朱傳》發語辭。

《字彙》闊也。《詩·國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箋》土氣緩,則葛生闊節。

《廣韻》育也。《後漢·裴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晉書·袁宏傳》誕靈物以瑞德。

《玉篇》天子生曰降誕。《後漢·虞美人傳》誕生聖皇。《舊唐書·德宗紀》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廣雅》信也。

誕馬。《唐書·儀衞志》一品鹵簿有誕馬六。《宋史·儀衞志》誕馬,散馬也。

國名。《魏志·東夷傳》有古誕者國。

獸名。詳訛字註。

《正韻》杜晏切,袒去聲。亦放也。與訑同。《集韻》亦作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