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茁兰芽遽堪摘

出自:宋代·李洪《忆雪歌》

拼音:[sǔn][zhuó][lán][yá][jù][kān][zhāi]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前年吴兴雪三尺,街头十日无行迹。
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鎔银色。
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
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
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
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
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
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
梅梢柳眼漏泄春,笋茁兰芽遽堪摘
冬深未省见冰霜,挟纩无旗了况狐腋。
朝来北风吹石裂,海气岚烟乱山碧。
遐想瑞叶舞层霄,剪裁不费造化力。
丰年一饱戴君恩,比屋千家消疠疫。
长江远近要舒发,深恐阳骄无宿麦。
徒披鹤氅怀兔园,速成遣祥霙慰北客。

查看原文

注释

【兰芽】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笋】

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音隼。竹胎也。

《本草》澤蘭,根名地笋,以根可食也。《集韻》本作筍。(筍)〔古文〕可爲蔬食。諸竹筍氣味甘,微寒,無毒。

縣鐘磬之橫木曰筍,與簨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註》樂器所懸橫曰筍,直曰虡。《疏》筍讀爲竹筍之筍。

《類篇》於倫切。弱竹,可爲席。《書·顧命》敷重筍席。《傳》筍,蒻竹。徐云:竹子竹爲席。

《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竹輿也。《公羊傳·文十五年》齊人歸公孫敖之喪,脅物而歸之,筍將而來也。《註》筍者,竹箯。一名編輿,齊、魯以北名之曰筍。《集韻》筍或作箰,俗作笋。簨字原从竹从巺作。

【茁】

茁【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鄒滑切《集韻》側滑切《正韻》側八切,音札。《玉篇》草初生貌。《詩·召南》彼茁者葮。《傳》出也。《關尹子·八壽篇》草木俄茁茁,俄亭亭,俄蕭蕭。《韓愈文》蘭茁其芽。

《孟子》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趙岐註》茁,生長貌。

《韻會》厥律切,音橘。《廣韻》草芽也。

《集韻》竹律切,音㤕。義同。

《集韻》之出切,音䪼。草名。葫䔞也。

《韻補》側劣切,音拙。《蘇軾詩》韭芽戴土拳如蕨,霜葉露芽寒更茁。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芽】

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

《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遽】

遽【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姓。

《正韻》魯遽,人名。

《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堪】

堪【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

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

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

《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

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

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

《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

《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