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觞举处金璀错

出自:宋代·廖行之《代人上父生朝诗》

拼音:[xiá][shāng][jǔ][chǔ,chù][jīn][cuǐ][cuò]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杓携娵訾月华薄,瑞霭朝来溢帘幕。
芙蓉犹解姹然红,要与诞弥寻旧约。
霞觞举处金璀错,寿祝庄椿与龟鹤。
鲤庭请学识昌诗,彩衣戏有承颜乐。

查看原文

注释

【霞觞】犹霞杯。
【璀错】1.文饰繁杂貌。 2.光泽闪耀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霞】

霞【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霞。《說文》赤雲氣也。从雨叚聲。《玉篇》東方赤。《廣韻》赤氣騰爲雲。《集韻》雲日氣相薄。《增韻》日旁彤雲。通作赮。

《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與遐通。《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朱註》古與遐借用。

《增韻》通作蝦。《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字彙補》霞卽蝦也。

叶音胡。《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叶音何。《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觞】

觴【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籀文作。

【举】

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也。一曰輿也。《徐曰》輿輦。《增韻》扛也。

挈也。《廣韻》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觴白眼望靑天。

《增韻》立也。《左傳·文元年》楚國之,立也。

言也。《禮·曲禮》主人不問,客不先。

《雜記》過而,猶言也。

動也。《楚語》夫事君者,不爲外內行,不爲豐約。

《韻會》稱也,揚也,拔也。《禮·檀弓》所之於君,以爲大夫土也。

《儒行》懷忠信以待,力行以待取。

皆也。《左傳·哀六年》君書其數。

合也。《史記·刺客傳》韓門扣頭,以向空坐。

行也。《周禮·地官·師氏》凡祭祀賔客,會同喪紀,軍旅王,猶行也。

起也。《晉語》王,興起之王。

《詩·大雅》靡神不,猶宗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

《儀禮·特牲饋食禮》嗣,猶飮也。

《周禮·地官·司門》凡財物,犯禁者之,沒入官。

《司關》凡貨不出于關者,其貨。《註》從私道出避稅者,則沒其財。

鳥飛也。《論語》色斯。

《儀禮·特牲饋食禮》乃食食。

唐人舉止端麗曰江南子。

《小爾雅》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倍捷曰,三兩。

姓。出《姓苑》。

木名。《山海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櫸柳,大者連抱數仞。

獸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父也。

地名。《春秋·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楚地。

山名。《山海經》讙之山。

《集韻》《韻會》《正韻》。《註》叶去聲。

《集韻》羊諸切,音余。對舉也。

【处】

處【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璀】

璀【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音漼。《說文》璀璨,玉光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琪樹璀璨而垂珠。《註》璀璨,珠垂貌。

《抱朴子知止卷》戈甲璀錯。

《廣韻》玉名。

【错】

錯【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䥘《唐韻》《集韻》倉各切《韻會》淸各切《正韻》七各切,行。《註》錯刀,王莽錢。《張衡詩》何以贈之金錯刀。

《詩·大雅》簟茀錯衡。《傳》錯衡,文衡也。《史記·趙世家》剪髮文身,錯臂左衽。《註》錯臂亦文身,謂以丹靑錯畫其臂。

《玉篇》鑢也。《書·禹貢》錫貢磬錯。《疏》治玉石曰錯。磬有以玉爲之者,磬錯,謂治磬錯也。

《正韻》厲石也。《詩·小雅》他山之石,可以爲錯。《傳》錯,石也,可以琢玉。《釋文》錯,厲石也。

《玉篇》雜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錯,雜出。《疏》交錯是閒雜之義,故錯爲雜也。

亂也。《尚書·孔安國序》錯亂磨滅,勿可復知。

《易·繫辭》錯綜其數。《疏》錯謂交錯。《禮·文王世子》禮樂交錯于中。

《祭義》不錯則隨。《註》錯,鴈行也。父黨隨行,兄黨鴈行。《詩·小雅》獻醻交錯。《傳》東西爲交,邪行爲錯。

《集韻》乖也。《增韻》舛也,誤也。《五代史·羅紹威傳》帥魏博牙軍驕恣,盡殺之,由此勢弱,曰:聚六州四十二縣鐵,鑄一个錯不成。《註》借義,喻錯悞也。

《前漢·五行志》宣元之後,劉向治穀梁春秋,數其旤福,傳以洪範,與仲舒錯。《註》錯,謂牴牾不合也。

《廣韻》厠也,言相閒厠也。

《禮·中庸》辟如四時之錯行。《朱註》錯,猶迭也。

《易·離卦》履錯然。《註》錯然,敬愼之貌。

《馬融·廣成頌》嵎峗錯崔。《註》錯崔,高峻貌。

《山海經》帶山有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註》言角有甲錯也。

神名。《後漢·禮儀志》錯斷食巨。《註》逐疫之神也。

姓。《廣韻》宋太宰之後。

人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錯。《索隱註》漢表作鍇,音揩。

蟲名。《字彙補》莎雞,幽州人謂之蒲錯。

與厝通。《前漢·地理志》五方雜厝,風俗不純。《註》厝、錯古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集韻》金塗謂之錯。亦姓。本作䥄。

《博雅》藏也。

《楚辭·九章》萬民之生,各有所錯兮。《註》錯,安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展采錯事。《註》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也。錯,音措。

《易·繫辭》苟錯諸地,而可矣。《疏》錯,置也。《釋文》錯,音措。《史記·周本紀》成康之際,天下安寧,錯四十餘年不用。《註》錯,置也。

《史記·張儀傳》秦魏之交,可錯矣。《註》錯,停止也。音措。

《後漢·寒朗傳》二人錯愕不能對。《註》錯,七故反。錯憚,猶倉卒也。

《揚子·方言》滅也。周秦曰錯。《註》音酢。

與醋同。《管子·弟子職》置醬錯食。

《集韻》七約切,音碏。物理麤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