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擣枨虀卖膾鱼

出自:宋代·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拼音:[xì][dǎo][chéng][jī][mài][kuài][yú]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细擣枨虀卖膾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查看原文

字义

【细】

細【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擣】

擣【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正韻》都晧切《集韻》《韻會》覩老切,。手椎也。《禮·內·則》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一曰築也,敲也,舂也。《詩·小雅》我心憂傷,惄焉如擣。

《揚子·方言》依也。《郭璞註》謂可依倚之也。

《集韻》留切,音稠。聚也。《史記·龜筴傳》上有擣蓍,下有神龜。《註》擣,古稠字。擣蓍卽藂蓍。○按《字彙》改从木,入木部檮字。註誤。或作搗。

作捯。俗作㨶。

【枨】

棖【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直耕切《集韻》《韻會》《正韻》除耕切,音橙。《說文》棖,法也。《揚子方言註》救傾之法,門楔也。《爾雅·釋宮》棖謂之楔。《禮·玉藻》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閒,士介拂棖。《註》棖,門兩旁長木。闑,門中央所豎短木。

《方言》棖,隨也。《註》棖柱令相隨也。

《說文》杖也。《謝靈運·祭古塚文》以物棖撥之,應手灰滅。

果名。卽橙也。《金城記》欲以棖子臣櫻桃,但恨不同時耳。

《唐韻古音》直良切,音長。《詩·鄭風》俟我乎堂兮。《箋》堂當作棖。

孔子弟子申棖。

【虀】

虀【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篇海》牋西切,音躋。《釋名》虀,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唐韻》作韲、。《集韻》俗作虀,非是。

【卖】

賣【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出物貨也。从出从買。《註》徐鍇曰:貨精,故出則買之也。《九經字樣》隷省作賣。《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

《地官·司市》掌其賣儥之事。

《集韻》莫駕切,音禡。《博雅》儥也。

【膾】

膾【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博雅》膾,割也。

《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集韻》或从魚。鱠。

【鱼】

魚【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註》以魚皮爲飾。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地名。《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註》彤魚,國名。

姓。《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

叶魚羈切,音宜。《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

叶語鳩切,音牛。《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