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兴觞行疾

出自:宋代·韩维《同胡江范郡裴二宋司马饮会灵水轩即席赋以日》

拼音:[huān][xīng,xìng][shāng][háng,xíng][jí]

平仄:平平平平平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
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
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
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查看原文

注释

【欢兴】兴致;兴趣。
【觞行】行觞,传杯。
【行疾】运行迅速;行走迅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欢】

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聲氣,故从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懽。《孝經·孝治章》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獨莖。及生枝葉卽分爲兩梢,謂之合歡竹。

橘名。《廣輿記》荆州江陵有合歡橘。

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

《韻補》叶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于生民,發三靈之永歡。苞繁祐于萬國,卷福釐以言旋。《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兴】

興【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正韻》。《爾雅·釋言》興,起也。《詩·小雅》夙興夜寐。《禮·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註》興,謂起在位也。

《廣韻》盛也。《詩·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興。《箋》興,盛也。

《五音集韻》舉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註》興,猶舉也。

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功,末應將興。《註》興,猶動也。

《詩·大雅》興迷亂于政。《箋》興,猶尊尚也。

《周禮·地官·旅師》頒其興積。《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

《司稼》平其興。《註》所徵賦。

州名。《五音集韻》漢置武都郡,魏立東西州。梁爲興州,因武興山而名。

縣名。《李顒·涉湖詩》旋經義興境。

殿名。《張衡·西京賦》龍興含章。《註》龍興,殿名。

姓。《姓譜》漢濟陰王,謁者興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應切,音嬹。《集韻》象也。

《韻會》比興。《增韻》興,况意思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詁》興者,感物而發,如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類。

《正韻》悅也。《禮·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註》興之言喜也。《殷仲文詩》獨有淸秋日,能使高興盡。

《正韻》許刃切,音釁。《禮·文王世子》旣興器用幣。《釋文》音同釁。

《韻補》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重。重平聲。

叶虛良切,音香。《徐幹·雜詩》沈隂增憂愁,憂愁爲誰興。念與君相別,乃在天一方。《潘乾》實天生德,有漢將興。子子孫孫,俾爾熾昌。

叶丘侵切,音欽。《詩·大雅》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觞】

觴【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籀文作。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疾】

疾【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注》疾,惡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于事敏速强壯也。

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猶暴虐也。

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

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與嫉通。《書·君》爾無忿疾于頑。

《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韻補》叶才詣切,音劑。《易·無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