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荚问詹尹

出自:宋代·高斯得《五月》

拼音:[duān][jiá][wèn][zhān][yǐn]

平仄:平平仄平仄

五月出师时,老臣抱忧惧。
端荚问詹尹,愿告吉凶故。
卦得明夷终,惊愕不敢露。
庸知三日后,日眚大可怖。
天象与人占,真如相对语。
师出无寸功,败书常踵路。
世道复谁论,当局委而去。
更令水中输,袅袅擎槃露。
秋风日以高,吾未得死所。
授笔识蓍辞,泪血满襟素。

查看原文

注释

【詹尹】1.古卜筮者之名。 2.后指代善卜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端】

端【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官切,音偳。《說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註》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註》端,猶專也。

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周禮·春官》其齊服有端。

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註》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獸名。《後漢·鮮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註》端,皆音冕。

《韻補》叶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叶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不僉,造此異端。

【荚】

莢【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古協切《韻會》吉協切,音夾。《說文》草實。《博雅》豆角謂之莢。《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物。《註》莢物,薺莢、王棘之屬。《疏》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

蓂莢,堯時瑞草。

莢蒾。《本草》葉似木槿及楡、柞小樹。

錢名。《前漢·食貨志》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註》如楡莢也。

陵名。《水經注》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莢陵。

姓。《通志·氏族略》莢氏。《風俗通》莢成僖子,晉大夫。《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陽莢氏。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詹】

詹【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占。《說文》多言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韻會》或作譫。

《爾雅·釋詁》至也。《疏》詹,楚語也。古雅之別名也。《詩·魯頌》魯邦所詹。《傳》至也。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應劭註》詹,省也,給也。《唐書·百官志》詹事府太子詹事、少詹事,各一人。

山名,草名。《博物志》右詹山,帝女化爲詹草,其葉鬱茂,其華黃,實如豆,服者媚于人。

姓。周宣王支子封詹侯,因以爲氏。《左傳》有詹父、詹桓伯。《列子》有詹何。

通作瞻。《春秋·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註》詹,鄭執政大夫。《公羊傳》作鄭瞻。《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註》詹,同瞻。

與占通。《楚辭·卜居》往見太卜鄭詹尹。《註》占卜之官也。

與蟾通。《淮南子·說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註》月中蝦蟇。《爾雅·釋魚》作蟾諸。

《字彙補》徒濫切,音澹。足也。《呂覽·適音篇》夫音亦有適,太小則志嫌,以嫌聽小,則耳不充,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註》詹,音澹。

叶多甘切,音儋。《詩·小雅》六日不詹。《傳》詹,同瞻。叶上藍襜。《毛詩·古音考》說文,儋何之儋,儋耳之儋,皆云詹聲,是詹有儋音,舊以爲叶,過矣。《說文》在八部,从言从八从厃。《徐曰》厃,高也。八,分也。多故可分。俗作,非。

【尹】

尹【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尹兹東郊。

《多方》畀殷命,尹爾多方。《註》言天畀付文武以殷命,正爾多方也。

官名。《書·益稷》庶尹允諧。《傳》尹,正也。衆正官之長也。《應劭曰》天子之相稱師尹。《薛瓚曰》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餘國稱相。他如周禮門尹除門,月令奄尹申宮令,周語關尹以告,皆是也。

誠也,信也。《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註》玉之爲物,孚尹於中,旁達於外,所以爲信也。應氏曰:尹當作允。允亦信也。

《禮·曲禮》脯曰尹祭。《疏》脯必裁割方正,而後祭也。

姓。周有尹吉甫。◎按《李氏詳校篇海》尹,古音允。今音引,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