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言懒拙皆如故

出自:宋代·梅尧臣《送签判张秘丞赴秀州》

拼音:[wéi,wèi][yán][lǎn][zhuō][jiē][rú][gù]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江燕归时君亦归,燕巢未暖君还去。
去去溪边杨柳多,正值清明欲飞絮。
竞折赠行何所益,时当长养伤嘉树。
不如举酒对青山,酒罢移舟须薄暮。
嘉禾主人余久知,迹冗不拟强攀附。
党或无忘问姓名,为言懒拙皆如故

查看原文

注释

【为言】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 2.犹为意。
【懒拙】疏懒笨拙。
【如故】1.跟原来一样。 2.跟旧交一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懒】

懶【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落旱切《集韻》魯旱切,與嬾同。《說文》懈也,怠也。一曰臥也。亦作〈忄柬〉㦨孏。《集韻》落蓋切,音賴。憎懶,嫌惡也。

叶盧健切,音練。《蘇轍·閒燕亭詩》危亭在山腹,景物行自變。此樂只自知,傍人任嫌懶。◎按正字通云:六書無懶字。懶訓同嬾,懶訓俗嬾字,非。懶原字从頼。

【拙】

拙【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䂐《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梲。讀若專入聲。《說文》不巧也。《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

《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