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经卷

出自:宋代·释师范《寒山持经拾得手接》

拼音:[shǒu][chí][jīng][juàn,juǎn]

平仄:仄平平仄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查看原文

注释

【经卷】指宗教经典。如:经卷雕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卷】

卷【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集韻》一曰冠武。

《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