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般名字百般声

出自:宋代·魏野《百舌鸟》

拼音:[shù,shǔ,shuò][bān][míng][zì][bǎi][bān][shē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饶舌争先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查看原文

注释

【名字】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百般】1.各种各样:百般红紫斗芳菲。 2.采用各种办法:百般刁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般】

般【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說文》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

《廣韻》般運。《集韻》移也。

《集韻》數別之名。

《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與班同。《爾雅·釋言》般,還也。《疏》般,還反也。《前漢·趙充國傳》明主般師罷兵。《註》鄧展曰:般,音班。班,還也。

《賈誼傳》般紛紛其離此鄕兮。《註》般,音班。般,反也。

分也,賜也。《揚子·太經》建侯開國,渙爵般秩。

布也。《前漢·郊祀歌》先以雨般裔裔。《註》般與班同。布也。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公輸般。《張衡·西京賦》命般爾之巧匠。《註》般,魯般。魯哀公時巧人。

與班同。《禮·內則》馬黑脊而般臂漏。《註》般臂,前脛般般然也。《周禮·天官·內饔註》般臂,臂毛有文。

獸名。《揚雄·羽獵賦》屨般首。《註》屨,謂以足蹈之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般般之獸,樂我君囿。《註》謂騶虞也。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玉篇》大船也。

與盤同。盤庚。《周語》作般庚。

《博雅》般桓,不進也。

般還。《禮·投壷》主人般還曰辟。《疏》主人見賓之拜,乃般曲折還,謂賓曰:今辟而不敢受。亦作般旋。《抱朴子·廣譬卷》般旋之儀,見憎於祼踞之鄕。

《爾雅·釋詁》般,樂也。《疏》般者,遊樂也。《揚子·太賦》惟般逸之無斁兮。

《博雅》般,行也。《又》任也。

與槃同。《莊子·田子方》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註》般,字又作槃。般礴,謂其坐也。

《詩·周頌》篇名。

地名。《前漢·地理志》濟南郡般陽縣。

水名。《山海經》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與鞶同。《穀梁傳·桓三年》諸母般申之曰:謹愼從爾父母之言。《註》般,囊也。所以盛朝夕所須,以備舅姑之用。《疏》男子般革,婦人般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爲謹敬也。

與磐同。《前漢·郊祀志》乾稱飛龍,鴻斬于般。《註》孟康曰:般,水涯堆也。師古曰:般,山石之安者。

《集韻》《韻會》補滿切,音粄。漢縣名。今在齊州地。《前漢·地理志》平原般縣。《註》韋音逋坦反。師古曰:爾雅,九河一曰鉤般。郭璞云:水曲如鉤,流般桓也。然今其土俗如韋音。

《集韻》一曰面平貌。

《正字通》音缽。梵言般若,華言智慧。若,音惹。

蒲先切,音駢。《張衡·西京賦》蚩尤秉鉞,奮鬣被般。禁禦不若,以知神姦。魑魅罔兩,莫能逢旃。

【名】

名【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註》名謂尊職貢之名號。

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註》功也。

《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爾雅·釋訓》目上爲名。《註》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註》免星有七名。

《張耳傳》亾命遊外黃。《註》脫名逃籍也。

《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叶彌延切,音綿。《道藏歌》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叶莫陽切,音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叶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字】

字【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自。《說文》乳也。

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成人之道也。

女許嫁曰字。《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史記·平準書》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姓。《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諤。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