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二三士

出自:宋代·方回《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韵得里字》

拼音:[xiè][hòu][èr][sān][shì]

平仄:仄仄仄平仄

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
勋。勋庸书盟府,
名氏垂信史。画饼既无成,
坠甑亦云已。幽哦陶倦情,
閒读探玄理。嗜古植雅正,
愤俗馘淫靡。尚堪辈前哲,
未屑睨余子。寒门车马绝,
良月风日美。旁近东西邻,
邂逅二三士。无钱焉能神,
有酒犹粗旨。炙脔割肥羊,
脍材斫长鲤。随分匪强致,
乘兴肯中止。钩深出该洽,
砭疾伐鄙俚。缩颈罚令荷,
抚掌戏语绮。豪歌眇群儿,
大笑惊数里。一翁醉而踣,
两生掖不起。心广穷亦乐,
气衰老且死。生生天壤间,
知命者罕尔。予将归万山,
后日当忆此。

查看原文

注释

【邂逅】1.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2.偶然:事非邂逅。
【二三】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6.即六。
【三士】1.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 2.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 3.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邂】

邂【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胡懈切《集韻》《韻會》下懈切《正韻》下戒切,音解。《玉篇》邂逅,不期而會也。詳前逅字註。

《集韻》下買切,音蟹。邂逅,悅貌。

戸佳切,音鞵。義同。

【逅】

逅【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說文》邂逅,相遇也。《增韻》不期而會曰邂逅。《詩·鄭風》邂逅相遇。

《集韻》居切,音遘。義同。

《字彙補》很口切,音厚。《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隅音偶。

《集韻》下溝切,音侯。邂逅,解悅貌。《字彙補》亦作不固之貌。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