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台候鹑火

出自:宋代·项安世《水图诗寿王丞相》

拼音:[qīng][tái,tāi][hòu][chún][huǒ]

平仄:平平仄平仄

水于天地间,体物而不倚。
其数为天一,众有之所始。
其辰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为智端,非非而是是。
其声为羽音,宇覆而物止。
精为九霄月,脉为百川水。
上为云千峰,下为雾五里。
春雨散膏腴,秋霜敛华靡。
露滋夏畦活,雪唤冬麦起。
五行虽异生,宰割田一轨。
火蒸妃合卺,金铸母生子。
凿土得乱泉,斲木出脂髓。
瀑垂石山巅,汞出砂坑里。
盛德其神乎,有生皆具此。
虽然此其源,万变难比拟。
盍往观其流,庶几有穷已。
前稽夏书意,后考周雅旨。
河为中国经,江作南邦纪。
济溢陶邱阴,汉合武昌涘。
桐柏濬灵源,鸟鼠导幽趾。
弱水沈一毛,泾泥灌水埤。
八水壮函秦,三川贯熊耳。
汾潞表参墟,睢漳雄楚芈。
洞庭汨南放,彭蠡浩东迤。
震泽古垂声,巢湖晚呈诡。
东南有巨海,万派所奔委。
有海无乾坤,朝昏浸渊燬。
或云尾闾泄,难测大荒理。
源流皆莫究,却立但瞪视。
小人竟何如,但识农圃技。
蓄为陂与塘,凿为沼与沚。
大者川浍储,小者沟洫偫。
蔬畦行溉泽,花径分汛洒。
麦畴散馀润,稻犬入清瀰。
掘井资釜鬵,渔溪得鲂鲤。
暑饮救行暍,舟泛苏{左足右斤}履。
温瘳病夫痬,寒漱居士齿。
追惟平生事,日用无不以。
誓言报之德,反复谋诸已。
嗟叹之不足,咏歌聊复尔。
形容万分一,赖有真画史。
淋漓元气湿,浩荡入神鬼。
朝瞻首九顿,暮拜膝再跪。
置之茅檐中,惊嚇走童稚。
共惟大丞相,盛德宜此比。
智如源之深,泽如委之被。
穷测理难言,沾丐人自喜。
清台候鹑火,成数肇弧矢。
小人有溪芹,不敢持送似。
再拜献此图,与水千万禩。

查看原文

注释

【清台】古代天文台名。
【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
【鹑火】1.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鹑火(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 2.星宿名。指柳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台】

台【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

《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

《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

失也,宋魯之閒曰台。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

姓。北史有台氏。

天台,山名,在會稽。

州名。《韻會》本漢冶縣,宋爲赤城郡,唐攺台州。

《春秋·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註》琅邪費縣南有台亭。《釋文》台,敕才反,又音臺,一音翼之反,三音皆可讀。

《集韻》堂來切,音臺。台背,大老也,通作鮐。《詩·大雅》黃耇台背。《箋》台之言鮐也,大老則背有鮐文。《釋文》台亦讀湯來反。

縣名。《前漢·地理志》元菟郡上殷台縣。《又》樂浪郡蠶台縣。

《集韻》台谷,地名。

《集韻》祥吏切,音寺。嗣古作台。《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今文尚書》作不台。

【候】

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後。訪也。

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

《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氣候,證候。

叶後五切,音祐。《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說文》有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鹑】

鶉【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淮南子·時則訓》田䑕化爲鶉。

《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交州記》南海有黃魚,九月則化爲鶉。《陸佃云》鶉無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堯鶉居。詩曰:鶉之奔奔。言鶉能不亂其匹,衞人以爲宣姜鶉之不如也。

俗言此鳥性淳,飛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橫前,卽旋行避之,故曰鶉。《正字通》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縣鶉。

《山海經》崑崙之丘有鳥,名鶉鳥。是司帝之百服。

星名。《埤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縣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鶉隂縣。《後漢·郡國志》安定郡有鶉觚。

與醇同。《揚子·寡學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

《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集韻》《正韻》都昆切,音敦。《莊子·天地篇》聖人鶉居而鷇食。

《集韻》《正韻》徒官切《韻會》徒丸切,音團。《詩·小雅》匪鶉匪鳶,翰飛戾天。《註》鶉,徒丸反。

【火】

火【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星名。《書·堯典》日永星火。《傳》火,蒼龍之中星。

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禮·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前漢·成帝紀》火耕水耨。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論語》鑽燧改火。

盛陽曰炎火。《詩·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傳》炎火,盛陽也。《箋》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傳》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南史·齊武帝紀》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人身有火。《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正字通》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井名。《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註》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疏》龜生火中者。

火䑕。《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姓。《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叶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叶後五切。《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叶虎何切。《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集韻》或作灬。

相关诗句
与水千万禩 再拜献此图 不敢持送似 小人有溪芹 成数肇弧矢 清台候鹑火 沾丐人自喜 穷测理难言 泽如委之被 智如源之深 盛德宜此比 共惟大丞相 惊嚇走童稚 置之茅檐中 暮拜膝再跪 朝瞻首九顿 浩荡入神鬼 淋漓元气湿 赖有真画史 形容万分一 咏歌聊复尔 嗟叹之不足 反复谋诸已 誓言报之德 日用无不以 追惟平生事 寒漱居士齿 温瘳病夫痬 舟泛苏{左足右斤}履 暑饮救行暍 渔溪得鲂鲤 掘井资釜鬵 稻犬入清瀰 麦畴散馀润 花径分汛洒 蔬畦行溉泽 小者沟洫偫 大者川浍储 凿为沼与沚 蓄为陂与塘 但识农圃技 小人竟何如 却立但瞪视 源流皆莫究 难测大荒理 或云尾闾泄 朝昏浸渊燬 有海无乾坤 万派所奔委 东南有巨海 巢湖晚呈诡 震泽古垂声 彭蠡浩东迤 洞庭汨南放 睢漳雄楚芈 汾潞表参墟 三川贯熊耳 八水壮函秦 泾泥灌水埤 弱水沈一毛 鸟鼠导幽趾 桐柏濬灵源 汉合武昌涘 济溢陶邱阴 江作南邦纪 河为中国经 后考周雅旨 前稽夏书意 庶几有穷已 盍往观其流 万变难比拟 虽然此其源 有生皆具此 盛德其神乎 汞出砂坑里 瀑垂石山巅 斲木出脂髓 凿土得乱泉 金铸母生子 火蒸妃合卺 宰割田一轨 五行虽异生 雪唤冬麦起 露滋夏畦活 秋霜敛华靡 春雨散膏腴 下为雾五里 上为云千峰 脉为百川水 精为九霄月 宇覆而物止 其声为羽音 非非而是是 其德为智端 重任之所揆 其辰为壬癸 众有之所始 其数为天一 体物而不倚 水于天地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