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刻刓苍棱

出自:宋代·方回《读放翁诗作》

拼音:[gǔ][kè][wán][cāng][léng,lēng,l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放翁六十二,起家守严陵。
三稔即只召,礼闱直青绫。
虚翁四十九,外补当兵兴。
七稔始受代,万死脱怨憎。
放翁豪,决起天池鹏。
短章异大篇,往往蛟龙腾。
虚翁亦嗜诗,瘦骨枯崚嶒。
欲和郡中作,百冗嗟弗能。
曩读剑南集,几夜挑孤灯。
今兹一再读,愤气填我膺。
公昔承平日,从容泥轼凭。
啸咏遍泉石,醉乐多宾朋。
而我值变故,祸患来相作。
钤须意少暇,晓夕惟战兢。
拙稿千取百,秋暮号蝉蝇。
仰望子陆子,绝意天阶升。
忽梦一老仙,电眸齿如冰。
手执玉如意,坐控琴高鲮。
指麾若讲授,揖我谓我譍。
大道有坛阶,所级登。
汝年故未耄,亢健侔霜鹰。
乞汝九万笺,但勤攻剡藤。
异日大罗天,后车许汝乘。
西风萧萧凉,桐江碧澄澄。
祠诀隐丹崖,古刻刓苍棱
万重云雾间,往问南山僧。

查看原文

注释

【古刻】指古碑或其拓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刻】

刻【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克。《說文》鏤也。从刀,亥聲。一曰痛也。《玉篇》割也。

《廣韻》剝也。

《韻會》刻薄,慘覈也。

《爾雅·釋器》木謂之刻。

《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日晷爲刻,故因謂晷度曰刻。

害也。《書·微子》我舊云刻子。《註》我前日所言,適以害子。

《爾雅·釋獸》豕,其跡刻。《疏》其跡名刻。

【刓】

刓【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吾官切,音岏。《說文》剸也。从刀,元聲。一曰齊也。《徐曰》印刓弊。《前漢·韓信傳》刻印刓忍不能予。《註》蘇林曰:刓音刓角之刓,與摶同。手弄角訛,不忍授也。《玉篇》削也。《廣韻》圓削也。《六書故》削去廉隅也。《楚辭·九章》刓方以爲圓。

《集韻》或作㝴。亦作園。《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註》角泯鑠也。

通作玩。《前漢·酈食其傳》爲人刻印,玩而不能授。《註》師古曰:韓信傳作刓,此作玩,義各通。

《韻補》叶虞袁切,音元。《白居易詩》危石疊四五,嵬剞且刓。造物者何意,惟在嵓東偏。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棱】

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魯登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登切,冷平聲。或作楞,俗作稜。《說文》柧也。《廣韻》四方木也。

殿堂上最高處曰柧棱。見柧字註。

神靈之威曰棱。《前漢·李廣傳》威棱憺乎列國。

剛棱。《後漢·王允傳》剛棱疾惡。

模棱,持兩端。《唐書·蘇味道傳》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模稜持兩端可也。世號模棱手。

《集韻》閭承切,音陵。義同。

《集韻》丑升切,音僜。吳人謂酢柚爲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