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皆缩颈以避去

出自:宋代·岳珂《蒋观文钱塘天府二帖赞》

拼音:[shì][jiē][suō,sù][jǐng,gěng][yǐ][bì][q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尺瑜瑕,工所不弃。
如公平生,抑有清议。
虽翰墨之仅存,亦世俗之共毖。
予独区区于别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昔邹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缩颈以避去
公乃折简以自丽,由是而去,
盖已无怼。然则操觚刻椠,
片言幅纸,其知所以行己也必矣,
以字达识,以识行字,
举一知二,兹帖这所以可贵。

查看原文

注释

【缩颈】1.缩其颈项。 2.畏寒貌;戒惧貌。
【避去】避开;离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缩】

縮【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說文》亂也。一曰蹴也。《爾雅·釋詁》縱縮,亂也。《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註》縮,從也。霤以東方爲從。古文縮爲蹙。《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註》縮,從也。

《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註》縮者,約束之。《詩·大雅》縮版以載。

《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註》縮,去滓也。《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孟子》自反而縮。《趙岐註》縮,義也。《朱子·集註》縮,直也。

《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註》歉也,贏之反也。

《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玉篇》退也,止也。

《廣韻》斂也,短也。

姓。《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韻補》叶式律切。《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颈】

頸【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凶。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廣韻》巨成切,音。義同。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避】

避【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毗義切,音鼻。《玉篇》迴避也。《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註》隱遁也。

《正韻》通作辟。《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去】

去【子集下】【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