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为翦刻风为筛

出自:宋代·陈造《喜雪篇》

拼音:[xuě][wéi,wèi][jiǎn][kè][fēng,fěng][wéi,wèi][shāi]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玄冥职寒事,庀职今几时。
穷秋试雪似早计,冬令欲尽噤莫施。
风声不怒日车近,客裘未绵河未渐。
吴门十万家,心口同一疑。
天公行四序,暑寒各有宜。
岁云暮矣未见雪,嗣岁何以销疹疵。
或云太湖龙,避静扃神扉。
把弄明月坐贝阙,世间休戚吾何知。
瑶台十二层,列坐万玉妃。
屑琼翦水亦戏事,仙界运指想不龟。
徒劳望切切,终竟来迟迟。
芹宫冰氏翁,见与俗异岐。
亦知仙人不作省事过,龙公肯如游惰儿。
顾此千里间,司命付吏师。
拊摩穷日力,日究仍夜思。
向来裸露各温燠,一衾一絮公手之。
赵衰之日周比屋,更以晴日相融怡。
黄童白叟歌且舞,和声协气埙应篪。
群仙飘然下,龙亦赴指麾。
先之汛洒五日雨,一雪不待公有祈。
花作坻垅絮作阵,雪为翦刻风为筛
岂直冬温要弹压,抑令宿麦蒙沾滋。
去年岂无雪,雪神春不归。
赈施不预计,熟视民饥羸。
他邦亦此雪,灾祥闲是非。
苦乐咫尺殊,满听民嗟咨。
孰知此雪瑞此土,邦之人兮建德之游春台嬉。
坡仙昔颍尾,喜雪忧民罢。
赋薪贵粟亦户到,盛事未远谁可追。
即今欲雪未雪已著念,挽回春意能先期。
拟揭苏台之仙惠慈术,请继颍仙千古垂。
惜无师旷琴,幼眇弦吾诗。

查看原文

注释

【翦刻】1.剪裁雕刻。 2.形容文字工于雕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翦】

翦【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剪。《說文》羽生也。《爾雅·釋言》翦,齊也。《註》南方人呼翦刀爲劑也。《玉篇》勒也,齊斷也。《廣韻》殺也。《詩·召南》勿翦勿敗。《傳》翦,去也。《周禮·秋官·剪氏註》翦,斷滅之言也。《左傳·宣十二年》其翦以賜諸侯。《註》翦,削也。

《成二年》余姑翦滅此而後朝食。《註》翦,盡也。

《儀禮·旣夕禮》用疏布緇翦。《註》翦,淺也。《疏》謂染爲淺緇之色。

《莊子·在宥篇》佞人之心翦翦者。《音義》善辨也。一曰佞貌。李云:短淺貌。《干祿字書》俗作剪。

《集韻》子賤切,音箭。箭,或作翦。

【刻】

刻【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克。《說文》鏤也。从刀,亥聲。一曰痛也。《玉篇》割也。

《廣韻》剝也。

《韻會》刻薄,慘覈也。

《爾雅·釋器》木謂之刻。

《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日晷爲刻,故因謂晷度曰刻。

害也。《書·微子》我舊云刻子。《註》我前日所言,適以害子。

《爾雅·釋獸》豕,其跡刻。《疏》其跡名刻。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筛】

篩【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師。竹名。《神異經》篩竹,一名太極,長百尺,圍二丈五六尺,南方以爲船。

竹器。有孔以下物,去麤取細。《前漢·賈山傳》篩土築阿房之宮。《師古註》篩以竹簁爲之。

《玉篇》所街切《篇海》山皆切,灑平聲。可以除麤去細。《正韻》亦作簁、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