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碎座上珊瑚珠

出自:明代·袁宗《夜游曲》

拼音:[jī][suì][zuò][shàng,shǎng][shān][hú][zhū]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青天云去如平湖,银河界空月明孤。
百花飘香柳垂影,千金一刻谁能沽。
危城移更起琼箭,华屋向月开铜铺。
青丝绾结白玉壶,酒倾凿落金芙蕖。
瑶筝冰弦挂银雁,沉水翠缕飞金凫。
美人呼来歌鹧鸪,缠头匹锦三斛株。
凤皇叫月清可听,杨柳颤风娇欲扶。
戏挥樽前铁如意,击碎座上珊瑚珠
梨花风动香玉肤,片片飞舞沾罗襦。
杜鹃啼血吻欲枯,青春屈指一半无。
井桐哑哑啼老乌,女垣欻见横星枢。
金篦插月夜莫徂,楼头画鼓停一枹。
相逢萍水皆尘途,忧愤暂变为欢娱。
此时不饮胡为乎,素发种种侵头颅。
龙铅虎汞总一炉,顾我凡质非仙徒。
牙筹在手身忽殂,白璧乌能润黄垆。
劝尔痛饮毋踟蹰,醉后笑语从卢胡。
更买五斗粉与朱,为我绘作宵游图。

查看原文

字义

【击】

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

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

《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碎】

碎【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音誶。《說文》䃺也。

散也,細破也。《史記·趙世家》臣頭與璧俱碎於柱。

煩碎也。《後漢·黃霸傳》米鹽靡密,初若煩碎。

《王通中·說事君篇》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座】

座【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

《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珊】

珊【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蘇干切《集韻》《韻會》相干切《正韻》師姦切,。《說文》珊瑚,生於海,或生於山。《徐曰》珊瑚,石也。或靑或紅,高一二尺,裹以繒帛,燒之不熱,蓋生海島之根,亦可刻琢爲器,爲樹者乃交柯可愛。《本草》珊瑚樹紅油色者,細縱文,如鉛丹色者,無縱文。入藥,紅油色者良。生海中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變黃,二歲變赤,枝幹交錯,高三四尺。今廣州亦有之,明潤如紅玉,中有孔,亦有無孔者,枝柯多者爲上。李時珍曰: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軟,見風則曲而堅,變紅色。漢趙佗謂之火樹是也。亦有黑色,碧色者。碧色者亦良。《前漢·司馬相如傳》珊瑚叢生。《註》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華。

《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上金隄。《註》索隱曰:媻珊,匍匐上下也。

《韻會》珊珊,佩聲。《杜甫詩》自是秦樓厭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魏文帝·釣竿行》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

《韻會》闌珊,彫散貌。《李後主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集韻》桑葛切,音。珊瑚之珊亦讀入聲。

《韻補》叶相然切,音仙。《宋玉·神女賦》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放縱而綽寬。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

【瑚】

瑚【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音胡。《說文》珊瑚。詳前珊字註。

瑚璉,宗廟盛黍稷器。《禮·明堂位》夏後氏之四璉,殷之六瑚。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