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笑蚶鏚

出自:明代·袁宗道《和东坡歧亭戒杀诗》

拼音:[hún][dùn][xiào][hān][q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
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
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鏚,暗弱欺鸡鸭。
血色蚀刀碪,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至,铁网火洞赤。
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
戒力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
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查看原文

注释

【浑沌】浑沌(hùn-) : 也作“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2.模糊;不分明。 3.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 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浑】

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魂。《說文》混流聲。《枚乗·七發》沌沌渾渾。《註》渾渾,波相隨貌。

洿下貌。

濁也。《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

大也。《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

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

齊同也。《孫綽·天台賦》渾萬象以冥觀。

《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

《揚子·方言》渾,盛也。《註》們渾,肥滿也。

《爾雅·釋詁》渾,墜也。《註》水落貌。

姓。《左傳》鄭大夫渾罕。

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國篇》財貨渾渾如泉源。

【沌】

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經》渾沌無端,莫見其根。

不開通之貌。《莊子·應帝王》中央之帝爲渾沌。《註》渾沌,無孔竅也。

渾沌,四兇之一。卽讙兜也。本獸名。《神異經》崑崙有惡獸,名曰渾沌。

《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水勢也。《枚乗·七發》沌沌混混,狀如奔馬。《註》波相隨貌。

《博雅》混混沌沌,轉也。《孫子·兵勢篇》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

《集韻》殊倫切,音淳。與純同。粹也。

都困切,音頓。與忳同。愚貌。《老子·道德經》忳忳兮。或作沌。

柱兗切,音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涉水,又逕沌水,口水,南通縣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

有沌陽縣,處沌水之陽,故名。

【笑】

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咲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蚶】

蚶【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音憨。《爾雅·釋魚》魁陸。《註》《本草》云:魁狀如海蛤,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卽今之蚶也。《郭璞·江賦》洪蚶專車。《註》蚶則徑四尺,背似瓦壟有文。《唐書·孔戣傳》明州歲貢淡菜、蚶蛤之屬。

《集韻》沽三切,音甘。螺之小者。

胡甘切,音函。義同。或作蜬、魽。

【鏚】

鏚【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同戚。《廣韻》干鏚,斧鉞也。《左傳·昭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註》鏚,斧也。柲,柄也。《淮南子·本經訓》干鏚羽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