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布花阵整

出自:宋代·戴栩《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

拼音:[sù][bù][huā][zhèn][zhěng]

平仄:仄仄平仄仄

神仙宅空碧,下亦爱人境。
中塘岂所么,群物贲华景。
始憩罗浮舟,水迅山石矿。
三冈肇兹源,清旷可百井。
疏起樵屋烟,密竚玉娥影。
陇狮鼓雪鬃,石乌延帨颈。
未竟前后村,忽迤东西岭。
洁谐竹买邻,丑愧栎生生瘿。
岁晏泽澍沽,日燥霜力猛。
翩共千万芳,阻此一半骋。
穷哦吊羁艳,炽炬药酷冷。
谁料风骚家,敢奋造化秉。
儿童骇新观,父老发旧省。
初斸莎根移,肃布花阵整
春筐望雨肥,月桥任枝{疒省}。
胡为浪钩引,众喧侵独静。
滋味已足冠,色香难自屏。
徘徊重徘徊,天北大星耿。

查看原文

注释

【肃布】敬达。书札结束用语。
【花阵】1.花木的行列。 2.妓女的行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肃】

肅【未集中】【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

《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

《爾雅·釋言》肅雝,聲也。

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註》謂枝葉縮栗。

《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云不逮。《箋》肅,進也。《禮·曲禮》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註》肅,進也。進客謂道之。

《左傳·成十六年》爲事之故,敢肅使者。《註》肅手至地,若今撎。《禮·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註》肅拜,拜低頭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註》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急也。《禮·禮運》肅而俗敝,則法無常。《疏》肅,駿急也。《淮南子·本經訓》肅而不悖。《註》肅,急也。雖急,不促悖。

《爾雅·釋訓》肅肅,敬也。《又》肅肅,恭也。

《詩·周南》肅肅兔。《朱註》肅肅,整飭貌。

《詩·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肅肅,嚴正之貌。

《詩·召南》肅肅宵征。《傳》肅肅,疾貌。

《詩·唐風》肅肅鴇羽。《傳》肅肅,鴇羽聲。

姓。漢鴈門太守肅祥。

《諡法》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

國名。《左傳·昭九年》肅愼,燕亳,吾北土也。

《書序》肅愼來賀。《山海經》肅愼之國,在白民北。

州名。《韻會》古月支國地,漢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爲甘州,隨分福祿縣置肅州。

馬名。《左傳·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註》肅爽,駿馬名。

通作宿。《儀禮·特牲饋食禮》乃宿尸。《註》宿,進也。《禮·祭統》宮宰宿夫人。《註》宿,戒也。

《集韻》所六切,音縮,鳥飛。同䎘。

《字彙補》先妙切,音嘯。敬也。《釋名》簫,肅也,其音肅肅然而淸也。

《韻補》叶音瑟。《陸機詩》羈旅遠遊宦,託身承華側。撫劒遵銅輦,振纓盡祇肅。《韻會》古凡夙音,多讀如息。尚書肅愼氏,史記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謂之息菜。

【布】

布【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玉篇》也。

《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廣雅》布,班也。

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阵】

陣【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玉篇》旅也。《廣韻》列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玉篇》本作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整】

愸【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俗整字。詳攴部整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