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陇槎头鳊

出自:宋代·陈造《次韵徐秀才十首》

拼音:[zhè][lǒng][chá][tóu,tou][biā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向来孟浩然,醉眼高宇宙。
清诗落京师,苏李欲束咮。
蔗陇槎头鳊,未觉黄金富。
纤钩饵暇蝇,但取浮阳嗅。

查看原文

注释

【槎头】见"槎头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蔗】

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柘。《玉篇》甘蔗也。《張衡·南都賦》諸蔗薑䪤。《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圍數寸,長丈餘,斷而食之,甚甘。

與柘通。《楚辭·招䰟》胹鼈炮羔,有柘漿些。《註》柘一作蔗。《司馬相如·子虚賦》諸柘巴苴。

《唐韻古音》讀諸。甘蔗一名甘諸,南北音異也。

【陇】

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正韻》力董切,音壠。《說文》天水大阪也。《前漢·地理志》天水郡隴縣。《註》今呼隴城縣者也。

《史記·六國表》文公踰隴。《秦本紀》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前漢·地理志》隴西郡。《註》應劭曰:有隴坻,在其西也。師古曰:隴坻,謂隴阪,卽今之隴山也。此郡在隴之西,故曰隴西。《地理直音》漢隴西,今鞏昌府。漢天水,今鞏昌府秦州。

《廣韻》州名。漢汧縣,後魏置東秦州,攺爲隴州,因山名之。《地理直音》隋汧陽郡,今鳳翔府隴州。○按今陝西鞏昌府淸水縣,平涼府華亭縣,鳳翔府隴州,皆有隴山,洮州衞有東隴山。

《春秋·文二年》盟于垂隴。《註》鄭地,滎陽東有隴城。

姓。

《正韻》丘壟之壟,亦作隴。《列子·天瑞篇》逆之隴端。《前漢·劉向傳》皆無丘隴之處。

壟畝亦作隴。《史記·項羽紀》起隴畝之閒。

《荀子·議兵篇》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龍鍾。新序作隴鍾。

【槎】

槎【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下切《正韻》茶下切,。《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

《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桴也。同查。見查字註。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鳊】

鯿【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說文》同鯾。《爾雅·釋魚註》江東呼魴魚爲鯿。《宋玉·釣賦》思不出乎鮒鯿。《後漢·馬融傳》魴鱮鱏鯿。《註》鯿,魴之類也。襄陽耆舊傳:漢中鯿魚甚美,常禁人捕,以槎斷水,因謂之槎頭縮項鯿。

《劉弇詩》歸釣潭頭楓葉鯿。

《廣韻》布還切,音斑。

《集韻》逋閑切,音斒。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