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飚日日送籧篨

出自:宋代·刘过《发舟》

拼音:[qīng][biāo][rì][rì][sòng][qú][ch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宝气亭前首问途,清飚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白路有情如导吾。
青竹间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烟波渺渺江天晚,水宿又听溪乌呼。

查看原文

注释

【日日】每天。
【籧篨】1.粗竹席。 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飚】

飈【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正字通》飇字之譌。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送】

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籧】

籧【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强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音渠。《說文》籧篨,麤竹席也。《揚子·方言》簟,麤者謂之籧篨,或謂之籧筁。

醜疾名。《晉語》籧篨不可使俯。蓋編席爲囷,如人之擁腫而不能俯,故以名之。

《正韻》居許切,音舉。《禮·月令》季春之月,具曲植籧筐。《註》亦作筥,養蠶器也。

【篨】

篨【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陳如切,音除。籧篨,竹席。《廣韻》籧篨,蘆䕠也。《揚子·方言》簟,或謂之籧篨。

簟麤者謂之籧篨。

醜疾名。《詩·邶風》籧篨不鮮。《晉語》籧篨不能使俯。《篇海》編籧篨爲囷,如人之擁腫而不能俯,故以名醜疾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