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传九垓

出自:宋代·吴粟《皇太后回銮颂》

拼音:[xuān][chuán,zhuàn][jiǔ][gāi]

平仄:平平仄平

於皇睿明,运符中兴。
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
惟我文母,远征朔土。
苍旻眷顾,显持阴护。
爰居爰处,储降祉祜。
睿明绍休,匪豫匪游。
人谋鬼谋,迎亲是求。
夜靡安席,昼靡安几。
宸心窃至,迎亲是议。
皇帝曰咨,命尔辅臣。
腾有大计,储思唯亲。
辅臣稽首,对扬圣志。
惟断乃成,愿破群议。
皇穹隆赫,鉴兹至德。
风行万国,耸动蛮貊。
诞扬天声,四征弗克。
敌人震惊,稽颡寻盟。
遣使旁午,愿旋銮辂。
稽考旷古,且未曾睹。
帝曰休哉,大庆鼎来。
喧传九垓,疾如惊雷。
乃严法驾,乃饰次舍。
千舆万马,出疆以迓。
文母在远,雷剥曰舒。
六龙驾辇,陟巘嵩呼。
济彼洪流,天星翼舟。
微波聿收,瑞气横秋。
文母遄临,千官则仪。
欢声戴驰,霆震风飞。
銮车至止,幅璬咸喜。
丕照盛美,实天所启。
有汉高祖,安忍无亲。
与言分羹,实忝前闻。
有唐德宗,求之莫获。
莫享天心,实有惭德。
惟我皇上,圣孝绝纶。
念兹在兹,虞舜周文。
韪哉鸿休,卓绝殊尤。
二圣重欢,亿万斯秋。
究观自昔,发挥伟绩。
有颂有诗,以诏无极。
睠兹日月,宁容图绘。
小臣献颂,乐府是配。

查看原文

注释

【喧传】犹哄传;盛传。
【九垓】1.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 2.亦作"九阂"﹑"九陔"。九层。指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喧】

喧【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

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传】

傳【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

丁戀反。

《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

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後漢·蕃傳》投傳而去。《註》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集韻》《韻會》《正韻》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

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叶重倫切,音。《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

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垓】

垓【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兼垓八極地也。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馬相如·封禪書》上暢九垓。

數名。《風俗通》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界也,守也。《揚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

《集韻》居諧切,音皆。級也,重也。《史記·封禪書》大乙壇三垓。《北齊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地名。《史記·項羽紀》漢王圍項羽于垓下。《註》垓,堤名,在沛縣。一曰聚邑名。正義,垓是高岡,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故曰垓。

叶居之切,音基。《郭璞·遊仙詩》嫦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