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编读英辞

出自:唐代·朱长文《佳雨应祈因思昔年诸友作诗今再叙旧》

拼音:[kāi][biān][dú,dòu][yīng][cí]

平仄:平平平平平

晏侯昔为州,岁旱庆霖雨。
夫君与方子,吟思共清苦。
不才辄继声,玉石愧同处。
赓酬自邦君,高歌遍幕府。
开编读英辞,风义恨修阻。
历年屈指八,阅守今已五。
温温刘苏州,扬仁美风士。
篇章极清新,操行到淳古。
去年掌膠庠,幸此阴德宇。
遇君来自西,暂作皋桥旅。
并游盍簪裾,良宴陪樽俎。
辱顾眼俱青,言诗多见与。
近当庚伏间,不雨病禾黍。
田乾如龟裂,一溉劳远取。
如惨沴气生,望岁群心沮。
园居离间旷,何处逃蕴暑。
使君忧悯深。雩祀以时举。
精诚祷祠下,若与神告语。
随车油云飞,阖境膏泽溥。
槁苗兴朊原,涸辙通别浦。
万轮水可汲,千笠草务去。
籼禾与稏稻,指期入我庚。
清晖登溪山,余润满林圃。
中吴垂白叟,买酒相汴舞。
扫石邀良朋,清风快谈尘。
此时无一诗,欢意何以叙。
朝家日隆平,二圣保其绪。
施仁寒天渊,敷政皆尧禹。
旧臣留旦奭,新相拜房杜。
风和调舜琴,欲厚空周圄。
销变召泰和,协气应律吕。
吾侪夙承学,嘉庆幸亲睹。
相期美康平,复见颂多余。

查看原文

注释

【开编】开始编写;开始编辑:这部词典已经~。
【英辞】1.亦作"英词"。 2.美好的文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编】

編【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布懸切《集韻》《韻會》《正韻》也。

首服也。《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註》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編鐘。《周禮·春官·磬師》擊編鐘。《註》編,讀爲編書之編。

結也。《楚辭·九章》編愁苦以爲膺。

《字林》以繩次物曰編。

《玉篇》編,織也,連也。

《廣韻》方典切《集韻》《韻會》補典切,音匾。編,綃也。

絞也。

《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辮。《史記·西南夷傳》皆編髮,隨畜遷徙。《前漢·終軍傳》殆將有解編髮,削左袵而蒙化者。《註》編,讀辮。

《集韻》蒲眠切,音蹁。緶,或作編。交枲也。《博雅》編,絛也。

【读】

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

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

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

姓,見《姓苑》。

《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釋文》徐音豆。

《增韻》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祕省挍書式:凡句絕,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

《韻會》通作投。《馬融·長笛賦》察度於句投。《註》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則讀與逗通。逗又與投通。

叶亭歷切,音狄。《蘇轍·醉吟庵詩》詩成付與醉中讀,知有淸溪可終日。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辞】

辞【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

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