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盂常俨然

出自:宋代·丘葵《题可翁塔》

拼音:[píng][yú][cháng][yǎn][r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至人埋骨地,草木总皆玄。
未腊梅先觉,无风竹亦禅。
灯缘千载焰,名共四松传。
旧日经行处,瓶盂常俨然

查看原文

注释

【俨然】1.严肃庄重的样子。 2.引申为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样子。 3.齐整有序的样子。 4.真切﹑明显的样子。 5.宛然;仿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瓶】

瓶【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甁字。

【盂】

盂【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飯器也。《揚子·方言》宋楚魏之閒,盌謂之盂。《史記·滑稽傳》酒一盂。《韓非子·外儲篇》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文中子·禮樂篇》刻于盤盂。

書名。《史記·武安君傳》田蚡學盤盂諸書。《註》黃帝使孔甲所作銘也。孟康曰:儒墨名法雜家書也。

田獵名。《左傳·文十年》宋公爲右盂,鄭伯爲左盂。

草名。《爾雅·釋草疏》盂,草似茅者。一名狼尾。一作盂。

山名。《山海經》盂山,其隂多鐵,其陽多銅。

宋地名。《左傳·僖二十一年》諸侯會宋公于盂。

縣名。《前漢·地理志》秦置盂縣,屬太原郡。

姓。《左傳》衞有盂黶。

與杅通。《後漢·崔駰傳》刻諸盤杅。《註》杅亦盂也。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俨】

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古文〕嚴上聲。《說文》昂頭也。一曰好貌。

恭也。《爾雅·釋詁》儼,敬也。《禮·曲禮》儼若思。

與嚴通。《前漢·匡衡傳》正躬嚴恪。音義同儼。

《詩·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傳》儼,矜莊貌。

《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註》刻儼,浮首虎頭之屬。《韻會》琰韻,儼通曮。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