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青拖地

出自:宋代·邵雍《垂柳长吟》

拼音:[zhuó,zhào][zhuó,zhào][qīng][tuō][dì,de]

平仄:平平平平仄

垂柳有两种,有长有短垂。
唯兹长一种,偏与静相宜。
院宇深春后,亭台晚景时。
不胜烟羃羃,无柰日迟迟。
霡霂雨初过,清冷风乍吹。
章台街左右,华表柱东西。
起眼出墙树,拂头当路枝。
翩翻绿罗带,缥缈缕金衣。
荡{左风右昜}飘晴絮,缤纷舞暖丝。
丝牵寸肠断,絮入万家飞。
婀娜王恭韵,婆娑赵后姿。
修妍张绪少,柔软沈侯羸。
濯濯青拖地,毵毵翠绕池。
般添花灼灼,引惹草凄凄。
郁郁笼山馆,疏疏映酒旗。
赠人人自泣,驻马还嘶。
影里咿哑去,阴中轳辘归。
凄凉装暝霭,淡薄挂斜晖。
懊恼轻攀折,忧愁重别离。
早衰缘停道,先茂为临溪。
楼外蝉才噪,桥边鸎又啼。
生憎遮望眼,死恨学妆眉。
远客莫如数,长条曾系谁。
经霜儘憔悴,来岁却依依。

查看原文

注释

【濯濯】1.光明貌。 2.明净貌;清朗貌。 3.肥泽貌。 4.光秃貌。 5.象声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濯】

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也。《詩·大雅》可以濯罍。《傳》濯,滌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反告濯具。《註》濯,漑也。

洗心亦曰洒濯。《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爾雅·釋詁》濯,大也。《詩·大雅》王公伊濯。

光明也。《詩·大雅》鉤膺濯濯。

《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娛遊也。《詩·大雅》麀鹿濯濯。

山無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

飮也。《禮·少儀疏》將飮之,而跪之,曰賜濯。濯,猶飮也。

湖名。《廣輿記》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

《集韻》式灼切,音爍。水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

同櫂。《前漢·元后傳》輯濯越歌。《註》濯,與櫂同。

《韻補》叶㕑玉切,音逐。《陶潛詩》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拖】

拖【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