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先遣通蹊隧

出自:宋代·苏辙《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拼音:[guī][mó,mú][xiān][qiǎn][tōng][qī,xī][suì]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
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
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
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山脚侵城起阜堆,绕城徼道斩新开。
闉阇半坏惊潮信,隍壑初深见劫灰。
蚁聚千夫曾几日,鳞差万瓦看将来。
史君才力轻山郡,朝论行闻急召陪。

查看原文

注释

【规模】(事业、机构、工程、运动等)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粗具~丨~宏大。
【先遣】行动前先出去执行联络、侦察等任务的(组织或人员):先遣队|先遣人员。【先遣】行动前先出去执行联络、侦察等任务的(组织或人员):先遣队|先遣人员。
【蹊隧】1.亦作"蹊遂"。亦作"蹊?"。 2.小路。 3.门径,门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规】

規【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

以法正人曰規。《書·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

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

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

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疏》但自規度所爲之事而行。《戰國策》齊無天下之規。《註》規猶謀也,謂無謀齊者。後漢書凡謀皆作規。

畫也。《周語》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日月圓曰規。《謝靈運·遊南亭詩》密林含餘淸,遠峰影半規。《註》日落峰外,隱其半也。《韓愈·翫月詩》前夕雖十五,月長未滿規。《文苑英華·海日初出賦》赫赫光滿,規規質圓。

規田。《禮·王制·百畝之分疏》偃豬之地,九夫爲規,四規而當一井。

官名。《金史·百官志》規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魚名。《沈括·補筆談》浙東人呼河豚爲規魚。

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吹肚魚。

鳥名。《埤雅》杜鵑,一名子規。或作鳺巂。

規矩,獸名。詳矩字註。

姓。明規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韻會小補》惠圭切,音攜。車輪一周爲一規。通作巂。《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音釋》巂,本又作規。

《集韻》規恚切,去聲。規規,驚視自失貌。《莊子·秋水篇》規規然自失也。

《集韻》呼役切,音狊。本作瞁。驚視貌。

《音學五書》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術訓》若(缺一欲字)規之,乃是離之。《揚子·法言》問蕭何、曹參,曰:蕭也規,曹也隨。《說文》从夫从見。《字統》丈夫識用必合規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詳,考䂓與矩从矢也。當作䂓。古文作槼。

《字彙補》䂓音吸。字辨訓驚視,與規不同。《字彙總略》以規字音吸,䂓字爲規矩之規,非是。錄備考。

【模】

模【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莫胡切,音謨。《說文》法也。《徐曰》以木爲規模也。《廣韻》又形也。

《集韻》《韻會》詩》拳科倒薤形模奇。

作摹、橅。《史記·漢高紀》其規摹弘遠矣。《前漢·韋元成傳》其規橅可見,音義同。

木名。《淮南子·草木譜》模木生周公塚上,其葉春靑,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

【先】

先【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遣】

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

《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通】

通【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

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

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

道之也。

凡人往來交好曰通。《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陸賈傳》剖符通使。

書名。《白虎通》班固著。《風俗通》應劭著。

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凡物色純者謂之通。《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通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井地名。《前漢·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廣韻》州名。

《韻會》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叶他郞切,音湯。《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蹊】

蹊【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博雅》徑道也。《釋名》步所用道曰蹊。蹊,係也。射疾則用之,故還係于正道也。《左傳·宣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註》徑也。《孟子》山徑之蹊閒。《史記·李將軍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與徯通。《禮·月令》塞徯徑。《集韻》或又作。

《集韻》戸禮切。與徯同。待也。

【隧】

隧【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徐醉切,音遂。《玉篇》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請隧弗許。《註》闕地通路曰隧。《周禮·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爲丘隧。《註》隧,羨道也。

道也。《詩·大雅》大風有隧。《禮·曲禮》出入不當門隧。《魯語》具舟除隧。《前漢·匈奴傳》起亭隧。《註》隧,謂開小道而行,避敵鈔也。

《左傳·襄七年》叔仲昭伯爲隧正。《註》隧正,主役徒。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謂之隧。《註》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

草名。《爾雅·釋草》出隧,蘧蔬。《疏》菌類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

《正字通》高麗國左有大穴,曰神隧。

地名。《戰國策》吳見伐齊之便,而不知干隧之敗也。《註》干隧,吳地。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武隧縣。

轉也,回也。《莊子·天下篇》若磨石之隧。《註》隧,音遂,回也。

《集韻》直類切,音懟。落也。與墜同。《荀子·儒效篇》至共頭而山隧。《班固·幽通賦》眷峻谷曰勿隧。《註》可以免於顚隧。《前漢·王莽傳》不隧如髮。

《集韻》雖遂切,音粹。與邃同。深遠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車廣,去一以爲隧。《註》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讀如鑽燧攺火之燧。康成謂:讀如邃宇之邃。

《集韻》杜罪切,音隧者,井堙木刊。《註》隧,徑也。徐邈讀上聲。《廣韻》俗作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