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静春正浓

出自:宋代·邵雍《共城十吟·其一曰春郊闲居》

拼音:[yuàn][jìng][chūn][zhèng,zhēng][nó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居处虽近郭,不欲登城市。
尽日客不来,至夜门犹闭。
院静春正浓,窗闲昼复寐。
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

查看原文

注释

【春正】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院】

院【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于眷切,音瑗。《說文》堅也。《玉篇》周垣也。亦作寏。《增韻》有垣牆者曰院。《唐書·宣宗紀》作五王院,以處皇子之幼者。

官廨曰院。《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

《令狐綯傳》綯爲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

《南部新書》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二人,李商隱,張延賞。《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也。

儒者所居曰書院。《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浮屠所居曰僧院。《傳燈錄》本行和尙云: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道流所居曰道院。《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集韻》委遠切,音婉。義同。

【静】

靜【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審也。从靑,爭聲。《註》徐鍇曰:丹靑明審也。

《增韻》動之對也。《易·坤卦》至靜而德方。

《書·堯典》靜言庸違。《傳》靜,謀也。

《詩·邶風》靜言思之。《傳》靜,安也。

《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詩·邶風》靜女其姝。《傳》靜,貞靜也。

《廣韻》息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

《韻會》澄也。

《廣韻》和也。

《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竫。

《韻會》《正韻》疾正切,音淨。義同。《前漢·揚雄傳》京師爲之語曰:維寂寞自投閣,爰淸靜作符命。

《詩·大雅》籩豆靜嘉。《箋》潔淸而美。《釋文》淸,如字,又才性反。淸靜皆可讀去聲。◎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靜字皆無去聲。韻會始收入敬韻,正韻因之。考大雅、釋文,及揚雄傳京師語,靜字本可讀去聲,但韻會引解嘲爰淸爰靜句,云,顏註合韻,音才性切,則謬甚。解嘲云,爰淸爰靜,游神之庭。卽音才性切,如何與庭叶,是必因爰淸靜句而誤記也。正韻仍其失,今特辨之。

叶千廷切,音淸。《六韜》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浓】

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

《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

《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