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美蟹肥橙橘香

出自:宋代·真山民《永嘉秋夕》

拼音:[jiǔ][měi][xiè][féi][chéng][jú][xiāng]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
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
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查看原文

字义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美】

美【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

《正韻》嘉也,好也。

《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玉篇》或作媺。

【蟹】

蟹【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正韻》胡買切《集韻》《韻會》下買切,音獬。蟲名。《周禮·冬官考工記·仄行註》仄行,蟹屬。《疏》今人謂之旁蠏,以其側行故也。《爾雅翼》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之跪,兩螯倨而容仰,故謂之敖,字从解者,以隨潮解甲也。殻上多作十二點深胭脂色,如鯉之三十六鱗。其腹中虛實亦應月。《廣韻》水蟲。仙方云:投于漆中化爲水,服之長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燒之,諸䑕畢至。《山海經》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大蟹在海中。《註》蓋千里之蟹也。餘互詳蝤蟧螖等字註。《集韻》通作䲒。

【肥】

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腓。《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博雅》肥,盛也。

《廣韻》肥腯。《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田有肥瘠。《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馬亦稱肥。《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饒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饒裕也。

幡名。《吳語》建肥胡。《註》肥胡,幡名。

鳥名。《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蛇名。《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皆毒蟲也。

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水名。《詩·衞風》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合肥。《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國名。《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註》肥,白狄也。

姓。《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註》薄也。

水名。肥者,通作淝。《詩·衞風》我思肥泉。《釋文》肥,或作淝。

【橙】

橙【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宅耕切《集韻》《韻會》《正韻》除耕切,音棖。《說文》橘屬。《埤雅》柚屬,柚皮極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橙爾。橙可登而成之,故字从登。《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晉張協·七命》燀以秋橙。

《集韻》持陵切,音澄。義同。

《唐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凳。几屬。《晉書·王獻之傳》魏時凌雲殿榜未題,匠人誤釘,不可下,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鬚髮盡白。

【橘】

橘【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聿切《集韻》《韻會》訣律切《正韻》厥筆切,鈞入聲。《說文》果出江南,樹碧而冬生。《書·禹貢》揚州厥包橘柚錫貢。《註》小曰橘,大曰柚。《爾雅翼》江南爲橘,江北爲枳。《史記·貨殖傳》蜀漢江陵千樹橘,其人與千戸侯等。《襄陽記》謂之木奴。李衡于龍陽洲種橘千株,敕兒曰:吾有木奴千頭,不責汝衣食。《宋·韓彥直·橘譜》橘品十有四種。

《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謂之月陽。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