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炉茗碗情性融

出自:宋代·曾丰《题萧叔原江山图画》

拼音:[xūn][lú][míng][wǎn][qíng][xìng][róng]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玻璃横眼苍玉立,一段清姿天幻出。
霞作丹浆云墨汁,恢张太素以为质。
一时盘古纵横笔,万古玄冥浓淡色。
乾坤两间一亭中,立人自下酬答功。
酒盏碁枰意气充,薰炉茗碗情性融
耳阏目阏还大道,声尘色尘入长空。
客来且伴主人醉,机械客犹梏仁智。
未知二者一之赘,休言一者赘之细。
上人已悟细之至,何当更悟也无细,
若至之谓。

查看原文

注释

【情性】1.本性。 2.性格。 3.情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薰】

薰【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

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許運切,音訓。義同。

【炉】

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爐字。詳爐字註。(爐)《玉篇》洛乎切,音盧。火爐也。《范致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茗】

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爲飯,茗飮作漿。《杜甫詩》茗飮蔗漿攜所有。

花名。《述異記》巴東有眞香茗,其花色白,如薔薇。

《南方草木狀》耶悉茗,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茗邈,高貌。《張載·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山名。《水經注》沅水,又東入溪水,南出茗山。

通酩。《韓愈詩》茗艼馬上知爲誰。

【碗】

埦【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鄔管切,音宛。與盌㼝椀同。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性】

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

《通論》性者,生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賈疏》性亦訓生,義旣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

《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

無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堯舜性之也。

姓。

《集韻》新佞切,音胜。心悸也。《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

【融】

融【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說文》炊氣上出也。《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和也。《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長也。《爾雅疏》宋衞荆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明也。《詩·大雅》昭明有融。《註》融,明之盛者。

朗也。《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註》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州名。《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頂者。

《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祝融,神名。《禮·月令》其神祝融。《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姓。《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通作䑣。《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䑣䑣。《集韻》籀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