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在天壤

出自:明代·全室宗泐《赠安古心还山中》

拼音:[láo][shēng][zài][tiān][rǎng]

平仄:平平仄平仄

子来能几时,遽有还山想。
长笑轻别离,一策晨独往。
旧房青涧阿,夜雨新泉响。
门前嘉树林,阴阴夏条长。
即此人事绝,遂尔长偃仰。
得句林花开,弹琴山月上。
萧散世念疏,淡泊道心朗。
白驹空谷中,谁能复鞯鞅。
何彼名利人,劳生在天壤

查看原文

注释

【劳生】《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后以"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天壤】1.壤:土地。即“天地”:天地之间。 2.天地相去很远,比喻悬殊:天壤之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劳】

勞【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牢。《說文》劇也。从力,熒省。用力者勞。《爾雅·釋詁》勞,勤也。《易·兌卦》悅以先民,民志其勞。《史記·文帝本紀》朕親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

事功曰勞。《禮·儒行》先勞而後祿。《註》猶事也。

憂也。《曹丕·與吳質書》未足解其勞結。《註》謂憂心之結。

姓。《廣韻》後漢有琅邪勞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牢去聲。《廣韻》勞,慰也。《禮·曲禮》君勞之,則拜。《韻會》勞者,敘其勤以答也。

【生】

生【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

《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

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世咸嘉生而惡死。

造也。《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註》生,猶造也。專事之詞。

性也。《書·君》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疏》懷生者,謂有懷之心。

《詩·衞風》旣生旣育,比予于毒。《箋》生,謂財業也。《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註》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不熟也。《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語辭。《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問向靑州作麼生。

平生,疇昔也。《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杜甫詩》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所生,祖父也。《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疏》當早起夜臥,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友生,朋友也。《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戸封生。《註》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先生,父兄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註》鄕先生,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詩·商頌》以保我後生。《朱註》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門生。《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蒼生,民也。《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張協雜詩》冲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註》師古曰:嘉生謂衆瑞。

《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註》生,人物也。

水名。《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註》卽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姓。《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微生,浩生,俱複姓。

與牲同。《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註》獲生口也。

與狌同。《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音貹。產也。《字彙》俗謂雞生卵。

《集韻》《韻會》所景切,音眚。育也。《論語註》四乳生八子。《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

如字。

《正韻》息正切,音性。《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土之物生。《註》杜子春讀爲性。

《韻補》叶師莊切,音商。《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叶桑經切,音星。《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叶寧平。《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叶尸連切,音羶。《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壤】

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

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書·禹貢》咸則三壤。《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富足也。與穰同。《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傷也。《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紛錯貌。《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蓋壤,天地也。《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煩壤,糞埽之餘積也。《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蟻壤,泉穴也。《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

擊壤,古戲也。《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地名。《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註》晉地。《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註》鄭地。《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