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垣界绮縢

出自:宋代·梅尧臣《和谢希深会圣宫》

拼音:[diāo][yuán][jiè][qǐ][té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
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
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
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
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
粹仪神雾拥,法衮绣龙升。
星斗罗容卫,轩墀侍股肱。
宸踪耀璇牓,瑞羽集觚棱。
閟殿深珠箔,雕垣界绮縢
笙从缑岭咽,云傍帝乡凝。
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
欲知归厚意,孝德自烝烝。

查看原文

字义

【雕】

雕【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

《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人名。《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姓。《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複姓。《論語》子使漆雕開仕。《集韻》或作鵰。

【垣】

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古邑名。《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東垣,秦縣。《史記·高帝紀》代相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玉名。《騈雅》嬰垣,美玉。《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

《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叶音鴛。《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叶夷然切,音延。《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

【界】

界【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說文》境也。《爾雅·釋詁》界,垂也。《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增韻》分畫也,限也。《後漢·馬融傳》奢儉之中,以禮爲界。《註》界,猶限也。

《增韻》離閒也。《揚雄·解嘲》范睢界涇陽。《註》界者,界其兄弟使疏也。

地名。《後漢·獻帝紀》袁紹及公孫瓚戰於界橋。《註》今貝州宗城縣東有古界城,近枯漳水,則界橋在此也。

與也。《後漢·桓譚傳》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註》界,與也。音必二反。

《韻補》叶居吏切,音記。《陶潛·感士不遇賦》悼賈傅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悲董相之淵致,屢乗危而幸濟。《集韻》本作畍。或作堺。

【绮】

綺【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墟彼切《集韻》去倚切,音觭。《說文》文繒也。《釋名》綺,敧也。其文敧邪,不順經緯之縱橫也。《前漢·高帝紀》賈人無得衣錦繡綺縠紵罽。《註》師古曰:綺,文繒,卽今之細綾也。

《正韻》墟里切,音。義同。

姓。《史記·留侯世家》綺里季。

《集韻》語綺切,音螘。人名。莊子有士成綺。

【縢】

縢【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緘也。《玉篇》繩也,約也。《書·金縢傳》爲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詩·秦風》竹閉緄縢。《傳》縢,約也。《疏》謂以繩約弓。

《魯頌》朱英綠縢。《傳》縢,繩也。《禮·少儀》甲不組縢。《註》組縢,以組飾之,及紟帶也。

行縢。《詩·小雅·邪幅在下箋》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疏》名行縢者,言行而緘束之。《戰國策》嬴縢履蹻。

與幐同。《後漢·儒林傳序》小乃制爲縢囊。《註》縢,亦幐也。《莊子·胠篋篇》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音義》縢,向崔本作幐,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