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囊示我文数纸

出自:宋代·王令《寄王正叔》

拼音:[pī][náng,nāng][shì][wǒ][wén][shù,shǔ,shuò][zhǐ]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形骸饫餍城市劳,思得远去与俗逃。
借来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连绵半日走十堠,急雨随湿衣与袍。
到家觅火烘衣湿,亟书名纸挥墨毫。
由来道同志易合,顾人谓我此可交。
形秽向逢珠在侧,联坐愧用狗续貂。
喜爱常令对面目,招延不许他有庖。
玄谈直抵世不到,大论许致君为尧。
喧呼脱落笑绝倒,中乐不肯旁诮嘲。
久孤得聚气遂振,张目视人皆麽幺。
促席捉手坐接膝,不肯放去逾分宵。
平明懒睡未及起,稠叠仆足烦见招。
披囊示我文数纸,晚霞烂漫新晴霄。
魂迷心醉不敢议,畏伏缩若鼠见猫。
同骑疲马远眺望,独止不进须连镳。
江东山水雅岂富,熟视若在图书杪。
嶙峋高疑地作限,浪渺远若天不包。
是时高秋鲈可鱠,爱欲弃绶同鱼舠。
直道有知私自贺,生平郁结数日消。
笑颜快意面改色,食饮惬足肠生膋。
今之腐儒不可洽,欲近俗气先腥臊。
寻常语我我不听,视如秋月鸣蜩蟧。
数日忽得正叔语,温玉摐击金相敲。
胸怀坦傥气焰大,天马断辔鲸横涛。
惜乎偶会复促别,归鞭行袖相交飘。
还家日益无聊赖,口久不语如著胶。
畏人常先走木猭,得食每後残桃螬。
飘风西来岁月晚,寒压天面低不凹。
一夕浓霜死群翠,病若火逼毛发焦。
鸣鸿南飞地得暖,鸦乌暮去林有巢。
使人对之亦自感,平时乃此穷途号。
百忧丛侵方寸乱,顶发不痒手自搔。
时时强酒期自醉,不忍把笔私成骚。
近嫌文字不足学,欲出简札临渊抛。
惟思边堠愿得到,耳静意若闻金刀。
安得铁马十数万,少负弩矢加矛腰。
力在快战不愿守,直令疻斗而血鏖。
东西南北四问罪,使人不敢诬天骄。
增尸为城骨筑垒,滴血衅地尘不嚣。
归来再拜贺太平,亟出敌首都城枭。
如何壮志不可遂,穷愁压挫朱颜雕。
因君佑我故道此,以代面语相喧呶。

查看原文

字义

【披】

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囊】

囊【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古文〕奴當切,音瀼。《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詩·大雅》于橐于囊。《傳》小曰橐,大曰囊。《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註》土囊,大穴也。

《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註》傖囊猶搶攘。

姓。《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

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靑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地理書有靑囊經。

【示】

示【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岐。同祇。《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釋文》示或作祇。

姓。《史記·晉世家》示眯明。《左傳》作提彌明。

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

《唐韻》《集韻》《韻會》矣。《禮·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書·武成》示天下弗服。

與視通。《詩·小雅》視民不恌。《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疏》示視古字通。《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姓。明宣德中賢良示容。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纸】

紙【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

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相关诗句
以代面语相喧呶 因君佑我故道此 穷愁压挫朱颜雕 如何壮志不可遂 亟出敌首都城枭 归来再拜贺太平 滴血衅地尘不嚣 增尸为城骨筑垒 使人不敢诬天骄 东西南北四问罪 直令疻斗而血鏖 力在快战不愿守 少负弩矢加矛腰 安得铁马十数万 耳静意若闻金刀 惟思边堠愿得到 欲出简札临渊抛 近嫌文字不足学 不忍把笔私成骚 时时强酒期自醉 顶发不痒手自搔 百忧丛侵方寸乱 平时乃此穷途号 使人对之亦自感 鸦乌暮去林有巢 鸣鸿南飞地得暖 病若火逼毛发焦 一夕浓霜死群翠 寒压天面低不凹 飘风西来岁月晚 得食每後残桃螬 畏人常先走木猭 口久不语如著胶 还家日益无聊赖 归鞭行袖相交飘 惜乎偶会复促别 天马断辔鲸横涛 胸怀坦傥气焰大 温玉摐击金相敲 数日忽得正叔语 视如秋月鸣蜩蟧 寻常语我我不听 欲近俗气先腥臊 今之腐儒不可洽 食饮惬足肠生膋 笑颜快意面改色 生平郁结数日消 直道有知私自贺 爱欲弃绶同鱼舠 是时高秋鲈可鱠 浪渺远若天不包 嶙峋高疑地作限 熟视若在图书杪 江东山水雅岂富 独止不进须连镳 同骑疲马远眺望 畏伏缩若鼠见猫 魂迷心醉不敢议 晚霞烂漫新晴霄 披囊示我文数纸 稠叠仆足烦见招 平明懒睡未及起 不肯放去逾分宵 促席捉手坐接膝 张目视人皆麽幺 久孤得聚气遂振 中乐不肯旁诮嘲 喧呼脱落笑绝倒 大论许致君为尧 玄谈直抵世不到 招延不许他有庖 喜爱常令对面目 联坐愧用狗续貂 形秽向逢珠在侧 顾人谓我此可交 由来道同志易合 亟书名纸挥墨毫 到家觅火烘衣湿 急雨随湿衣与袍 连绵半日走十堠 著鞭迫急翻奔跳 借来马病行欲到 思得远去与俗逃 形骸饫餍城市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