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淮济洎汉沔

出自:宋代·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

拼音:[jiāng][hǎi][huái][jì,jǐ][jì][hàn][miǎn]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
山形迤逦若奔避,河益汹汹怒而詈。
舟师弭楫不以帆,顷刻奔过不及视。
舞波渊旋投沙渚,聚沫倏忽为平地。
下窥莫测浊且深,痴龙怪鱼肆凭恃。
我生居南不识河,但见禹贡书之记。
其言河状钜且猛,验河质书信皆是。
昔昔帝尧与帝舜,有子朱商不堪嗣。
皇天意欲开禹圣,以水病尧民以溃。
尧愁下人瘦若腊,众臣荐鲧帝曰试。
试之九载功不效,遂殛羽山惭而毙。
禹羞父罪哀且勤,天始以书畀於姒。
书曰五行水润下,禹得其术因而治。
凿山疏流浚畎浍,分擘枝派有条理。
万邦入贡九州宅,生人始免生鳞尾。
功深德大夏以家,施及三伐蒙其利。
江海淮济洎汉沔,岂不浩渺汪而大。
收波卷怒畏威德,万古不敢肆凶厉。
惟兹浊流不可律,历自秦汉尤为害。
崩坚决壅势益横,斜跳旁人惟其意。
制之以力不以德,驱民就溺财随弊。
盖闻河源出昆仑,其山上高大无际。
自高泻下若激箭,一直一曲一千里。
湍雄冲急乃迸溢,其势不得不然尔。
前岁河怒惊滑民,浸漱洋洋淫不止。
滑人奔走若锋骇,河伯视之以为戏。
呀呀怒口缺若门,日啖薪石万万计。
明堂天子圣且神,悼河不仁嗟曰喟。
河伯素顽不可令,至诚一感惶且畏。
引流辟易趋故道,闭口不敢烦官吏。
遵涂率职直东下,咫尺莫可离其次。
尔来岁星行一周,民牛饱刍邦羡费。
滑人居河饮河流,耕河之坝浸河濆。
嗟河改凶作民福,呜呼明堂圣天子。

查看原文

注释

【江海】1.江和海。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3.引申为退隐。 4.泛指四方各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海】

海【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集韻》或作。

【淮】

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水名。《說文》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風俗通·山澤篇》淮,均也。均其務也。《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釋名》淮,圍也。圍繞揚州分界,東至於海也。《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川淮泗。《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水出漢中。《前漢·地理志》漢中郡房陵縣淮山,淮水所出。

淮安,郡名。《廣輿記》秦屬九江郡,曰淮隂。漢曰臨淮,晉曰山陽,隋唐曰楚州,宋曰淮安。

《韻補》叶胡隈切,音回。《左傳·昭十二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一說淮讀爲濰叶韻。

叶虛欺切,音熙。《顏延之詩》惜無爵雉化,何用充江淮。去國還故里,迷門樹蓬藜。

【济】

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泲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禮切,音秭。水名。《說文》水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風俗通·山澤篇》濟者齊,齊其度量也。《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傳》泉源爲沇,流去爲濟。

水名,出酈縣。《山海經》支離之山,濟水出焉。

濟南,郡名。《廣輿記》漢初爲濟南國,景帝時分郡。

濟濟,衆盛之貌。一曰多威儀也。《詩·大雅》濟濟多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霽。渡也。《揚子·方言》過渡謂之涉濟。《詩·邶風》濟有深涉。

止也。《詩·鄘風》旣不我嘉,不能旋濟。

與霽通。亦止也。《爾雅·釋天》濟,謂之霽。《疏》濟,止也。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

成也。《左傳·僖二十年》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利用也。《易·繫辭》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益也。《左傳·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請濟師于王。

賙救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相助也。《易·謙卦》天道下濟而光明。

《揚子·方言》濟,憂也。陳楚或曰溼,或曰濟。

讀作擠,滅也。《晉語》二帝用師,以相濟也。《註》濟,當讀爲擠。

《集韻》前西切,音齊。濟濟,祭祀容。

在禮切,音薺。與霽同。

【洎】

洎【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具冀切《集韻》《韻會》巨至切,音曁。《說文》灌釜也,與漑通。《周禮·秋官·士師》祀五帝,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註》謂增其沃汁。

潤也。《管子·水地篇》越之水重濁而洎。

及也。《張衡·東京賦》百僚師師,於斯胥洎。《註》言百官於此相連及,而來朝賀也。

水名。《水經注》沁水,卽洎水。

《廣韻》《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

【汉】

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㵄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韻補》叶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沔】

沔【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正韻》美辨切,音緬。水名。《說文》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書·禹貢》浮于潛,逾于沔。《傳》漢上曰沔。

《廣輿記》沔口,在漢陽府城西南。《地理通釋》漢入江處謂之沔口。《漢陽圖經》漢沔本一水也。

州名。《廣韻》春秋鄖國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武德初置沔州。《廣輿記》今爲漢陽府。

沔陽州,屬安陸府,漢竟陵地,梁沔陽。

沔縣,屬漢中府,本漢沔陽縣。

沔池縣,屬河南府。見《廣輿記》。

水流滿也。《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與湎通。《史記·樂書》流沔沈佚。

《集韻》美隕切,音閔。水名。《書·禹貢註》沔池。一音亡忍切。

母婢切,音弭。與濔同。水盛貌。詳濔字註。

相关诗句
呜呼明堂圣天子 嗟河改凶作民福 耕河之坝浸河濆 滑人居河饮河流 民牛饱刍邦羡费 尔来岁星行一周 咫尺莫可离其次 遵涂率职直东下 闭口不敢烦官吏 引流辟易趋故道 至诚一感惶且畏 河伯素顽不可令 悼河不仁嗟曰喟 明堂天子圣且神 日啖薪石万万计 呀呀怒口缺若门 河伯视之以为戏 滑人奔走若锋骇 浸漱洋洋淫不止 前岁河怒惊滑民 其势不得不然尔 湍雄冲急乃迸溢 一直一曲一千里 自高泻下若激箭 其山上高大无际 盖闻河源出昆仑 驱民就溺财随弊 制之以力不以德 斜跳旁人惟其意 崩坚决壅势益横 历自秦汉尤为害 惟兹浊流不可律 万古不敢肆凶厉 收波卷怒畏威德 岂不浩渺汪而大 江海淮济洎汉沔 施及三伐蒙其利 功深德大夏以家 生人始免生鳞尾 万邦入贡九州宅 分擘枝派有条理 凿山疏流浚畎浍 禹得其术因而治 书曰五行水润下 天始以书畀於姒 禹羞父罪哀且勤 遂殛羽山惭而毙 试之九载功不效 众臣荐鲧帝曰试 尧愁下人瘦若腊 以水病尧民以溃 皇天意欲开禹圣 有子朱商不堪嗣 昔昔帝尧与帝舜 验河质书信皆是 其言河状钜且猛 但见禹贡书之记 我生居南不识河 痴龙怪鱼肆凭恃 下窥莫测浊且深 聚沫倏忽为平地 舞波渊旋投沙渚 顷刻奔过不及视 舟师弭楫不以帆 河益汹汹怒而詈 山形迤逦若奔避 河来啮山作沙嘴 巩洛之山夹而峙 径流万里东输海 河决三门合四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