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瞳初日注窗明

出自:宋代·蔡襄《春晓》

拼音:[tóng][tóng][chū][rì][zhù][chuāng][mí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瞳瞳初日注窗明,窗外雏莺乳燕声。
东风气味浓於酒,晓梦魔入似宿酲。

查看原文

注释

【初日】刚升起的太阳。
【日注】即日铸。茶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瞳】

瞳【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玉篇》目珠子也。《釋名》瞳子。瞳,重也,膚幕相裹重也。《靈樞經》骨之精爲瞳子。《註》腎之精也。

通作童。《史記·項羽本紀》舜目蓋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前漢書》作童。《神仙傳》李根兩目童子皆方。仙經云:八百歲人童子方也。

無心直視之貌。《莊子·知北遊》女瞳焉如新生之犢。

《集韻》丑降切,踔去聲。《莊子·知北游郭註》瞳,菟絳反。《李註》未有知貌。《正韻》又音充。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注】

注【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註。《說文》灌也。《增韻》水流射也。《詩·大雅》豐水東注。

引也。《前漢·溝洫志》注塡淤之水,漑舄鹵之地。

意所嚮曰注。《管子·君臣下篇》君人者上注。《註》上謂注意於上天。

記也。《通俗文》記物曰注,因支分派別之意。

凡以傳釋經曰注,通作註。

聚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

擊也。《莊子·達生篇》以黃金注者㱪。

屬也。《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

屬矢於弦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乗槐本而覆。

附藥亦爲注。《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劀殺之齊。《註》祝當爲注。注謂附著藥。

華不注,山名。《括地志》在濟南。

句注,亦山名,在代州鴈門縣西北。

仄注,冠名。《前漢·五行志註》言形側立而下注也。

日注,茶名。《歐陽修·歸田錄》兩浙之品,日注爲第一。

《集韻》株遇切,音駐。與註同。

《集韻》陟救切《正韻》職救切,音晝。蟲喙也。與咮噣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注鳴者。

注張,星名。別見木部柳字註。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