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碍行潦

出自:唐代·杜甫《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拼音:[suǒ][sī,sāi][ài][háng,xíng][lǎo,lào,liáo]

平仄:仄平仄平平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查看原文

注释

【所思】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 2.泛指思考。
【行潦】1.沟中的流水。《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毛传:"行潦,流潦也。"《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赵岐注:"行潦,道傍流潦也。"孙奭疏:"潦,雨水盛也。"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槎千岁古。"张际春《向赣南闽西进军》:"有些路旁的枯草上,挂着一根一根的半透明的圆形冰柱,风吹着一摇一摆,有的被行人撞落在行潦中流动着。"一说道路上的积水。 2.《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郑玄笺:"流潦,水之薄者也。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于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齐絜之诚以荐之故也。"《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后因以"行潦"指祭祀或进献用的酒食。 3.指浑浊的水。以喻浊世。《诗.大雅.泂酌》篇,今文三家以之为公刘而作。谓以戎狄浊乱之区而公刘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公刘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说见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思】

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恖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碍】

碍【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正字通》俗礙字。(礙)《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音硋。或作硋。通作閡。南史引浮屠書作㝵。《說文》止也。

距也,妨也,阻也,也。《揚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

《集韻》魚其切,音疑。礙,靑石。

叶魚記切,音詣。《蘇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闠,求位切。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潦】

潦【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老。《說文》雨大貌。《禮·曲禮》水潦降。

路上流水也。《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勞去聲。與澇同。淹也。一曰積水。

《集韻》《正韻》郞刀切,音勞。水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水出鄠縣西南潦谷。

潦倒,蘊藉貌。《嵆康·絕交書》潦倒麤疎。

《集韻》憐蕭切,音聊。水名。《山海經》潦水,出衞臯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