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兹不自由

出自:宋代·释元净《四牛图颂》

拼音:[cóng,zòng][zī,cí][bù,fǒu][zì][yóu]

平仄:平平仄仄平

改换毛衣了,从兹不自由
只知今日事,忘却旧时牛。
步步虽同辙,昂昂不转头。
四山成隔阔,相逐没时休。

查看原文

注释

【从兹】犹从此。
【自由】1.政治上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某些行为不受干涉的权利。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通信自由等。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和纪律不可分,缺一不可。 2.见“必然与自由”(57页)。 3.不受约束:自由活动|自由发言。 4.自作主张: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兹】

茲【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

《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由】

由【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

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

《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衆謀,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指臣民以爲當遷者言也。《詩·小雅》君子無易由言。《箋》由,用也。《左傳·襄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註》由,用也。

《博雅》式也。

《揚子·方言》胥由,正輔也。燕之北鄙曰由。《註》胥,相也。由,正皆謂輔持也。

《揚子·方言》由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閒相正謂之由迪。

所由,州郡官也。《唐書·崔成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不宜與所由呫囁耳語,度笑受之。

《孟子》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註》由由,自得之貌。《管子·小問篇》至其成也,由由兹免。《註》由由,悗懌實貌。兹免,謂益有謹厲。

由庚,由儀,笙詩也。見《束晳·補亡詩》。

國名。《戰國策》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鐘。《註》厹由,國名。《釋文》漢志由作猶。

縣名。《後漢·郡國志》吳郡由拳。《搜神記》秦始皇東巡,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始皇至,令囚徒十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曰由拳縣。

姓。《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於秦。

由吾,複姓。

由胡,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

夷由,鳥名。《爾雅·釋鳥》鼯䑕夷由。

雔由,蟲名。《爾雅·釋蟲》雔由樗繭。《註》食樗葉。

與猶通。尚可之辭。《孟子》王由足用爲善。

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註》與由同。

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

通作䌛。《前漢·宣帝紀》上亦無䌛知。

《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由。註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

借作㽕。《類篇》按說文徐曰:說文無由字,惟㽕字註:木生條也,古文省弓,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書·盤庚》若顚木之有由蘖。《註》古作㽕,顚仆也。㽕木生條也。○按《說文》註:古文省弓,則㽕係正字,由乃古省。據《尚書註》則㽕屬古文,似誤。

《韻補》叶延知切,音夷。《馮衍·顯志賦》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歿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叶羊諸切,音余。《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正字通》音妖。冶由,女子笑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