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对泣声咿躭

出自:明代·宋濂《天麦毒行》

拼音:[sù][yī][duì][qì][shēng][yī][dā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任生累叶居章丘,僮妾指千百马牛。
文轩彩阁插云上,脆管繁弦邀客留。
闲时好把道书读,日啖汤饼无时休。
一朝阴厥忽仆地,六脉隐约如虾游。
移时开寤拂衣起,喜气入面轻黄浮。
自言惚恍有奇遇,不翅乘軿观十洲。
初逢一身卧空旷,手足僵劲无寸柔。
大神持刀剖心腹,洞见十二仙家楼。
红光眩眼视闪烁,后先楹户皆朱髤。
绛衣女子导以入,手执幢节悬银流。
入宫升殿谒女主,美艳可使春花愁。
鸳鸯曳裙佩软玉,芙蓉仍插金搔头。
五明扇遮九龙座,珍珠帘挂珊瑚钩。
分班就坐未及语,有敕太官催进羞。
须臾水陆尽交错,玉盘擘脯堆红虬。
女乐翩翩次第举,搊筝弹瑟鸣箜篌。
燕罢瑶阶月初转,余情不断鱼含钩。
紫州小姑遽饯别,《阳春》一曲翻新讴。
隐雷作声忽惊觉,却厌人世真蜉蝣。
若非名登九天籍,安得俗驾攀真俦。
室中宴坐绝荤血,扃沄不许他人抽。
或为妍唱感异类,水禽山雀争喧啾。
如斯岁发至六七,犹怨阔远难冥搜。
家人共怪狐鬼惑,握粟出卜城南头。
巫医迭进献方技,何异白石江水投。
相里先生来自陕,纤目入鬓清于秋。
腰悬药壶大如斗,吐言便觉冰生喉。
且云饼中天麦毒,阴气不决为人尤。
必须阳精可制胜,驱逐恶厉诛阴酋。
嵩岳丹砂我独得,迎阳捣就光油油。
便烹芦菔和为液,袪疾有同鹰脱郤。
三斋七戒始敢服,服后所见非前侔。
侍臣朱裳多故恶,执乐不作含深忧。
再服户楹皆变白,素衣对泣声咿躭
三服宫闱欹且侧,左右纷乱如惊鸥。
女主戎装急奔窜,上车历录行荒陬。
迅霆一击前殿火,虐焰四射森戈矛。
自兹神观渐复旧,方与人事通绸缪。
呜呼我人最灵贵,一为病蛊忘身谋。
孰知无病亦颠倒,沉蚀声利甘拘囚。
纷纷白昼混人鬼,老死竟不分薰莸。
当持六经炼为药,尽疗天下苍生瘳。

查看原文

注释

【素衣】1.白色丝绢中衣。 2.白色丧服。 3.泛指白色衣服。 4.比喻清白的操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素】

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取其澤也。《九經字㨾》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

《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

《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

《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

《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

《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楚語》夫謀必素。《註》素,猶豫也。

《博雅》素,本也。

姓。《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禮·中庸》素隱行怪。《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與傃通。《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註》素、傃通,誠也。

與嗉通。《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註》索隱曰:素,嗉也。

《韻補》叶孫租切。《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同。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对】

對【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

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

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

對簿。《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敵也。《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

凡物峙曰對。《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

【泣】

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

《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咿】

咿【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伊。《玉篇》喔咿嚅唲,謂强笑噱也。《楚辭·卜居》吾將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韓詩外傳》鳳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之雀,喔咿而笑之。《集韻》或省作吚。

【躭】

躭【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俗耽字。

相关诗句
尽疗天下苍生瘳 当持六经炼为药 老死竟不分薰莸 纷纷白昼混人鬼 沉蚀声利甘拘囚 孰知无病亦颠倒 一为病蛊忘身谋 呜呼我人最灵贵 方与人事通绸缪 自兹神观渐复旧 虐焰四射森戈矛 迅霆一击前殿火 上车历录行荒陬 女主戎装急奔窜 左右纷乱如惊鸥 三服宫闱欹且侧 素衣对泣声咿躭 再服户楹皆变白 执乐不作含深忧 侍臣朱裳多故恶 服后所见非前侔 三斋七戒始敢服 袪疾有同鹰脱郤 便烹芦菔和为液 迎阳捣就光油油 嵩岳丹砂我独得 驱逐恶厉诛阴酋 必须阳精可制胜 阴气不决为人尤 且云饼中天麦毒 吐言便觉冰生喉 腰悬药壶大如斗 纤目入鬓清于秋 相里先生来自陕 何异白石江水投 巫医迭进献方技 握粟出卜城南头 家人共怪狐鬼惑 犹怨阔远难冥搜 如斯岁发至六七 水禽山雀争喧啾 或为妍唱感异类 扃沄不许他人抽 室中宴坐绝荤血 安得俗驾攀真俦 若非名登九天籍 却厌人世真蜉蝣 隐雷作声忽惊觉 《阳春》一曲翻新讴 紫州小姑遽饯别 余情不断鱼含钩 燕罢瑶阶月初转 搊筝弹瑟鸣箜篌 女乐翩翩次第举 玉盘擘脯堆红虬 须臾水陆尽交错 有敕太官催进羞 分班就坐未及语 珍珠帘挂珊瑚钩 五明扇遮九龙座 芙蓉仍插金搔头 鸳鸯曳裙佩软玉 美艳可使春花愁 入宫升殿谒女主 手执幢节悬银流 绛衣女子导以入 后先楹户皆朱髤 红光眩眼视闪烁 洞见十二仙家楼 大神持刀剖心腹 手足僵劲无寸柔 初逢一身卧空旷 不翅乘軿观十洲 自言惚恍有奇遇 喜气入面轻黄浮 移时开寤拂衣起 六脉隐约如虾游 一朝阴厥忽仆地 日啖汤饼无时休 闲时好把道书读 脆管繁弦邀客留 文轩彩阁插云上 僮妾指千百马牛 任生累叶居章丘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