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此大化弦

出自:宋代·熊禾《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拼音:[lǐ][cǐ][dà,dài,tài][huà,huā][xián]

平仄:仄仄仄平平

易经致民用,肇自羲农先。
耒耜既生聚,市易还懋迁。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古人致主术,称物靡有偏。
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
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
东南并淮扬,亦自江海沿。
夫岂宝远物,有道归陶甄。
成周制国用,半在周官编。
虞衡与商贾,胡不末利捐。
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
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
后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
生财昧大道,民命是益朘。
管商一作俑,蠹弊贻千年。
渔盐尚抑末,奈何诱开阡。
怀清一以筑,茕独堪哀怜。
封君擅半赋,公私重熬煎。
寒机冻女手,汗粒赪农肩。
织衣不上体,舂粟不下咽。
伤哉力田家,欲说涕泪涟。
何如弃之去,逐末利百千。
矧此贾舶人,入海如登仙。
远穷象齿徼,深入骊珠渊。
大贝与南琛,错落万斛船。
取之人不伤,用之我何愆。
奈何昧轻重,屑屑穷算鞭。
锱铢较鹭股,漏网鱼吞船。
安得体国臣,为天掘玑璇。
上资国脉寿,下拯民瘼阗。
朝夕禹贡志,菲食甘胝胼。
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
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
世俗吝与骄,曾不丝毫牵。
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
此道久已亡,利欲充培埏。
岂曰治不及,曾是心无传。
明公中州杰,自是天分全。
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
溥物功不劳,无欲心湛然。
维此一枢轴,实秉大化权。
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
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
谁哉识治本,理此大化弦
三代事寂寞,念之中心悁。
书生武夷客,偶此来海堧,
使者采风谣,诗歌寓惓惓。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化】1.谓化育万物。 2.谓人生的重要变化。 3.指生命。 4.指宇宙﹐大自然。 5.广远深入的教化。 6.佛教语。指佛的教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理】

理【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

《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

《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

《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之數出於理,違理則入於術,世人以數而入於術,故失於理也。

性也。《禮·樂記》天理滅矣。《註》理,猶性也。

條理也。《易·繫辭》俯以察於地理。《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禮·中庸》文理密察。《朱註》理,條理也。

《禮·樂記》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註》理,容貌之進止也。

《玉篇》文也。《前漢·周勃傳》縱理入口。《唐書·太宗紀》本心不正,則脈理皆斜。

《增韻》膚肉之閒爲湊理,以其有脈理也。《禮·內則》薄切之,必絕其理。《杜甫詩》肌理細膩骨肉勻。

分也。《禮·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註》理,分也。《釋文》分,扶問反。

賴也。《孟子》大不理於口。

《廣韻》料理。《晉書·桓冲傳》冲謂徽之曰:在府日久,當相料理。

《韻會》治獄官曰理。《禮·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理,治獄官也。《史記·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

媒也。《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使古賢蹇修而爲媒理也。五臣云:令蹇脩爲媒,以通辭理。

姓。《五音集韻》臯陶爲大理,因官氏焉,殷有理徵。

紙名。《博物志》南海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故名側理。

《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國名。自唐始通中國,歷蒙趙楊段四姓,俱僭稱帝。至元始臣服中國,稱總管,及明而亡,改爲大理府,屬雲南。

與李通。《左傳·昭十三年》行理之命。《註》使人也。《周語》行理以節逆之。賈逵註小行人也。孔晁註亦作李。《前漢·天文志》騎官左角曰理。《史記·天官書》作李。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化】

化【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

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

《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

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

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䑕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正韻》告誥諭使人回心曰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公羊傳·桓六年》化我也。《註》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疏》哀六年傳云:乞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願諸大夫之化我也。亦是行過無禮之事。

州名。《韻會》漢屬合浦郡,宋攺化州。

《正韻》呼瓜切,音花。《後漢·馮衍傳》與時變化。《章懷太子註》音花。

《韻補》叶胡隈切,音回。《三略》變動無常,因敵變化。不爲事先,動而輒隨。《漠之造化。跨三五其無偶兮,邈卓立而獨奇。

叶呼戈切,音訶。《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旣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叶許旣切,希去聲。《後漢·傅幹皇后箴》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惟訓外,亦訓于內。

叶呼臥切,呼去聲。《白虎通》火之爲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漢書·敘傳》偪上幷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總要》化音吪,差錯也,謬言也。从人匕會意。小篆與匕混,故加言作訛。《史記·天官書》其人逢俉化言。

【弦】

弦【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與絃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相关诗句
诗歌寓惓惓 使者采风谣 偶此来海堧 书生武夷客 念之中心悁 三代事寂寞 理此大化弦 谁哉识治本 得意皆蹄筌 古人不可作 制用九府圜 利用六府修 实秉大化权 维此一枢轴 无欲心湛然 溥物功不劳 愿力还精坚 问学甚充厚 自是天分全 明公中州杰 曾是心无传 岂曰治不及 利欲充培埏 此道久已亡 常在虞周前 所以泰和治 曾不丝毫牵 世俗吝与骄 待旦尤乾乾 更想公旦心 千古孰与贤 九载不入门 菲食甘胝胼 朝夕禹贡志 下拯民瘼阗 上资国脉寿 为天掘玑璇 安得体国臣 漏网鱼吞船 锱铢较鹭股 屑屑穷算鞭 奈何昧轻重 用之我何愆 取之人不伤 错落万斛船 大贝与南琛 深入骊珠渊 远穷象齿徼 入海如登仙 矧此贾舶人 逐末利百千 何如弃之去 欲说涕泪涟 伤哉力田家 舂粟不下咽 织衣不上体 汗粒赪农肩 寒机冻女手 公私重熬煎 封君擅半赋 茕独堪哀怜 怀清一以筑 奈何诱开阡 渔盐尚抑末 蠹弊贻千年 管商一作俑 民命是益朘 生财昧大道 说理多虚玄 后儒不知学 公功格皇天 裒益固有道 什一犹欲蠲 艰难开国心 胡不末利捐 虞衡与商贾 半在周官编 成周制国用 有道归陶甄 夫岂宝远物 亦自江海沿 东南并淮扬 海岱青徐连 碣石来冀右 不惮来远边 四海自锡贡 不但中邦田 厥初禹作贡 称物靡有偏 古人致主术 本末无倒悬 公私不交病 市易还懋迁 耒耜既生聚 肇自羲农先 易经致民用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