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

出自:宋代·戴埴《雹》

拼音:[wǒ][yuàn][shèng][wáng,wàng][dǔ][cǐ][lǎn][qián,gān][gāng]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玄默执徐岁,月律终无射。
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
大者如拳。林柯叶乱下,
乌鸢折飞翮。屋瓦砉划遭击扑,
居人颠沛,行道错愕。
初疑巨飓掀掷冯夷宫,渊珍散堕光闪烁。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泣泪盈盈骤飘薄。
棱层水精碎,喷噀珠琲滑。
有识觑天巧,一何景象恶。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亭毒二气不相剥。
破块封条已无异,祉羽无劳验风角。
今天子握极衡,运斗枢,
景化豫顺群慝萧灼。精祲胡未孚,
冰雨堕霄幕。其欲霈广泽,
胡不为甘霖,沾丐枯焦重甲拆。
其欲膏土脉,胡不为为晞薤,
厌浥瀼瀼普渐洽。其欲表诛伐,
胡不为皑{上雨下执},驷见而霣,
草木黄落。其欲弭蛰虫、滋生植,
胡不为嘉平之三白,驱蝗入地千百尺。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
可纳凌室助颁刷。或云阴气肋阳不相入,
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叶应丰穰昭帝德。
此雹舒不如雨露,怪不如霜雪,
结不如冰澌之严沍,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天非欲示懲,讵用作戏剧。
汉儒说证应,纷纷太不一。
或贤邪易位,或赋敛苛刻,
或妻妾失伦,或大臣擅法。
玄道幽且渺,牵附多穿凿。
仲尼百世师,麟经戒侵逼。
此变凡在书,公室寝衰削。
自下凌上曰僭,以柔变刚曰剥。
沸汤湛冷泉,凝寒胜燠热。
温雨受阴氛,凌沍自然结。
时当秋气杪,是理尤彰灼。
风起庚,庚作令。
日行西,西主杀。
数至九变,金乃从革。
大则为兵小刑罚,内外靡不以时决。
天地方会藏,沴候生京活。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
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青女护奸不除灭。
穹旻赫然奋严威,重阴胶固纷零落。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用夬决,
登俊良,民间邪慝。
阴尘静扫单于庭,阳和遍龡邹子律。
大明威威照九州,寒燠时序百谷熟。
天若雨珠真可噱,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
龙旗和鸾之缨络。

查看原文

注释

【圣王】1.古指德才超群达于至境之帝王。 2.为对皇帝的谀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愿】

愿【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

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

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

《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圣】

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字彙》古壞切,音怪,非。

《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睹】

睹【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覩《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見也。《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揽】

攬【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21画

《唐韻》盧敢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敢切,同擥。見擥字註。

【乾】

乾【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漧渠焉切,音虔。易卦名。《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本義》乾,健也。《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馬飾曰連乾。《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姓。

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說文》。

桑乾,河名。卽濕水。《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乾沒。《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韻補》叶渠巾切,音勤。《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叶經天切,音堅。《韓愈詩》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註》乾,花色不潤也。

【纲】

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㭃音岡。《說文》維紘繩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

《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相关诗句
龙旗和鸾之缨络 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 天若雨珠真可噱 寒燠时序百谷熟 大明威威照九州 阳和遍龡邹子律 阴尘静扫单于庭 民间邪慝 登俊良 用夬决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 重阴胶固纷零落 穹旻赫然奋严威 青女护奸不除灭 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 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 沴候生京活 天地方会藏 内外靡不以时决 大则为兵小刑罚 金乃从革 数至九变 西主杀 日行西 庚作令 风起庚 是理尤彰灼 时当秋气杪 凌沍自然结 温雨受阴氛 凝寒胜燠热 沸汤湛冷泉 以柔变刚曰剥 自下凌上曰僭 公室寝衰削 此变凡在书 麟经戒侵逼 仲尼百世师 牵附多穿凿 玄道幽且渺 或大臣擅法 或妻妾失伦 或赋敛苛刻 或贤邪易位 纷纷太不一 汉儒说证应 讵用作戏剧 天非欲示懲 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结不如冰澌之严沍 怪不如霜雪 此雹舒不如雨露 叶应丰穰昭帝德 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 或云阴气肋阳不相入 可纳凌室助颁刷 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 驱蝗入地千百尺 胡不为嘉平之三白 其欲弭蛰虫、滋生植 草木黄落 驷见而霣 胡不为皑{上雨下执} 其欲表诛伐 厌浥瀼瀼普渐洽 胡不为为晞薤 其欲膏土脉 沾丐枯焦重甲拆 胡不为甘霖 其欲霈广泽 冰雨堕霄幕 精祲胡未孚 景化豫顺群慝萧灼 运斗枢 今天子握极衡 祉羽无劳验风角 破块封条已无异 亭毒二气不相剥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 一何景象恶 有识觑天巧 喷噀珠琲滑 棱层水精碎 泣泪盈盈骤飘薄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 渊珍散堕光闪烁 初疑巨飓掀掷冯夷宫 行道错愕 居人颠沛 屋瓦砉划遭击扑 乌鸢折飞翮 林柯叶乱下 大者如拳 小者如弹 京师连雨雹 月律终无射 玄默执徐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